像建筑一样的服装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服装设计课带来的创意思考
MUSE:本系列灵感来自于海底植物,借鉴了该植物本身的在海底生长各种扭曲的形态,并作了一个对该形态进行延展的设计。面料上采用了皮革,棉麻布,以及棉花。诠释的是一种不规则的错乱美感。
渗入:设计灵感来源于后工业社会信息、知识与艺术交织后犹如药物、营养、空气、水分子,通过细胞膜在体内扩散,释放出无穷的创造力
光影·空间:本系列服装灵感来源于圣家族大教堂的内部结构,提取其中形状凹凸、蔓延的石膏墙体进行延伸,并由此演变为大小、形状各异的体块。
服装设计可以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服装设计师的万千奇思妙想,各种新奇的、诡谲的、抽象的视觉形象以千奇百态的形态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并且不断地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然而服装设计远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简单,它要求设计师有很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既然设计出来的衣服是要在生活中穿的,那么我们通常会既要求美观时尚,又要优雅舒适,当然,还需要有设计师的个人创意火花融入其中。学生如何从服装的“使用者”过渡到“设计者”?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服装设计专业开设了一个创意设计课程。《创意周刊》对话此课程的指导老师文妙,通过解读创意课后的服装设计作品,来展开这些未来时尚引导者的创意课引发的思考。
用建筑来引发灵感
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体块出现在服装上,仿佛建筑的立体一般;柔软扭曲的机理感攀附于服装,恍若海底植物的美感……这些充满想象的设计,是一次广东工业大学服装设计系创意课程的“果实”。纵然,我们在T台上常常能看到国际时装秀中,设计大师所带来的光怪陆离与超前构思。但面对即将进入服装企业,为我们百姓做设计的服装系学生们,创意课程给他们带来了什么?
纵然学生的想法是丰富的,但在天马行空的过程中,却忽略了对“人”这个穿衣本体的关注,是服装设计的大忌。在上创意设计这个课程的时候,文妙坦言,学生的想法经常让她啼笑皆非。例如针对同学的作品中前后一致的设计,她向学生质疑:“难道我们人体的前后是一样的吗?”接下来班上大部分同学竟然异口同声地说道:“一样!”让人啼笑皆非。
对此,她很是感慨,现在很多服装设计的学生没有很强的立体感,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2D图画得相当出色,想象力也有,有时创意火花层出不穷,但是却忽略了设计出来的衣服是要给人穿的,而人是三维立体的。于是,文妙让学生去观察建筑,并以自己喜欢的建筑为灵感进行设计。建筑的立体以及造型的丰富,给学生以无限的灵感,激发了学生们对材料和剪裁手法的思考与探索。
不仅会设计,还要会缝制
文妙坦言同,服装设计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是艺术构思与艺术表达的统一体。首先,服装设计的构思是一种十分活跃的思维活动,而绘制服装效果图则是表达设计构思的重要手段,通过各种绘画手法来体现人体的着装效果。学服装设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两方面都要出色,才能真正走向成熟的设计之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在设计中,学生们总是希望能选择更容易突出设计的面料。正如比起花布,他们更偏好静色的材料,而这一次的创意课程则恰恰给学生划定“规矩”,必须利用花布进行创作。课程结束后出炉的学生作品也让文妙大为赞赏:虽然其中的幼稚成分未脱,但她能够从这些作品中看到学生创意思维的迸发。
经过这么一场“洗礼”后的学生获得的或许是他以后人生路上无比珍贵的财富,因为他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真正的提高,视野也得到了开阔,对设计的把握度也有所加强,这些都将对他以后的设计生涯产生不可磨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