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国庆假期刚过,由约200名公安、武警、城管、工商等组成的执法队伍,在广东陆丰碣石镇展开了一次清查整顿专项行动。这次行动又一次将碣石镇的“服装洋垃圾”推向全国的风口浪尖。
其实,碣石镇大规模销售“服装洋垃圾”早就是公开的秘密,这一拥有33万人口的海边大镇,据说有1万个家庭靠贩卖旧衣服为生,乃至发家致富。全镇每年销售旧衣服达上亿件,已非法经营十几年,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
最近在国际上,“洋垃圾”也成为讨论的热点。因为3年前向西非的科特迪瓦倾倒有毒垃圾,荷兰托克公司上月表示,将向3万余名受害人提供总额4600万美元的补偿。而这一事件已造成17人死亡,约10万人健康受到不同程度危害,该事件引起的抗议甚至导致了科特迪瓦临时政府倒台。
发达国家向不发达国家出口有毒垃圾,这已经是全世界的公开秘密。有统计数字显示,全世界每年产生的电子垃圾中80%出口到亚洲。具体有多少垃圾服装会倾倒在中国?这一数据目前还不得而知,不过从石碣镇的旧衣产业规模来看,想必会是个巨大的数字。
在“服装洋垃圾”问题中,我们显然扮演着受害者的角色。不过,先不必忙着指责那些“黑心”的发达国家。我们可以先想想,作为一个中国的消费者,自己是如何处理旧衣服的--无外乎扔掉或者送人。
而随着中国经济和服装产业的发展,未来我们也将向着发达国家的方向发展:被作为垃圾扔掉成为旧衣的唯一命运,这在中国的发达地区早已成为现实。而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正朝着发达国家看齐:海量消费,最终带来海量垃圾。中国有13亿人口,每年要产生多少服装垃圾?又是如何处理的?这个问题如果深究下去,恐怕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洋垃圾”的“中国版”转移路线图--依旧是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
明白了这些,那些有远见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会从中看到商机:对旧衣纤维进行再处理,使之成为新服装的原料;无害销毁旧衣;开发可回收再利用的纤维;设计可多种搭配、变化的服装……人类对地球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这将为整个服装产业链增加无数新的“绿色商机”。有的中国服装企业已经行动起来,运动品牌的领军企业李宁上月推出了含有先进技术的ECO CIRCLE系列环保服装,并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李宁甚至还建议消费者通过少买衣服来减少碳排放量,这一底气恐怕不仅是因为自己的绿色产品,更因为对未来的绿色市场的信心。
由此看来,旧衣服可以而且应该成为中国服装产业链上有价值的一环。“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们也希望并祝福,在服装产业的绿色进程中,中国能走在世界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