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女性唯一的选择只有苏式乳罩
对于那个时代的大多数女性来说,大背心、裹胸布就是她们最好的选择了。因为,突出了胸部曲线和轮廓,就会被社会视为丑行、资产阶级意识,处处受人鄙视,所以只能用束胸布严严实实地裹着,约束它的生长。
50年代,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劳动和简朴才是美,服饰也受苏联影响。女性内衣主要是传统的苏式乳罩。50年代的旗袍是中国女人们撑起的辉煌,因为有了这段辉煌才有了今天《花样年华》中妩媚而浅笑的苏丽珍。今天我们重新审视当时穿旗袍女子的老照片,我们惊诧那种从骨子里流淌出的美丽。我们不具备透视眼,无法看透旗袍下面究竟穿的是怎样的内衣,但是我们却可以感受到旗袍与内衣磨合得非常协调,因为旗袍将女子胸部衬托得饱满,圆润,却看不出内衣的痕迹。
60、70年代:内衣只起保护作用
60年代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空前的浩劫,历史倒退了,紧跟时代的服饰也倒退了,军便装的大行其道,中国女人的曲线又一次淹没了。
70年代改革开放,乳罩再次出现,服装业也开始走向新生。不过这时候的乳罩做工非常粗糙,全部是棉布,样式模仿苏联的布拉吉,样式呆板,主要起护胸的作用。
80年代:“三围”概念出现
80年代初期,不少女性以身着男性服装为荣,从五六十年代开始,什么假小子,铁姑娘的称谓广为流传。要看到80年代的内衣照片相当困难的,当时人们对内衣非常保守,又有谁大胆到敢穿着内衣拍照?泳装严格上也是内衣的一种,只不过属于特定季节,特定环境下穿的内衣。我们从当时的泳照照片中,不难看出保守的意识,遮挡的严实,除了领子略低,腿胳膊必须露出来,再没有透气的部位了。
80年代末,改革开放了。“人靠衣装佛靠金装”的民谚被重新拾取,女子内衣不再是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因为改革开放了,国内与国外的交流增多,女性服饰、内衣的开发也受到重视,、与内衣有关的“三围”概念在80年代出现并迅速被人们记住。
90年代:内衣突显“薄,透,露,瘦”四大特点
90年代内衣讲究薄,透,露,除了保健的功能外,更加注意内衣的性感作用。在国外,女子内衣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是服装行当中发展很快的一个行当。
当国外品牌大肆进入国内时,女人们才知道原来内衣还能那么美。尽管一件名牌内衣价格不菲,可是白领阶层的女子仍然一掷千金,为的就是获得体贴的关怀,温馨的呵护。
这时候的内衣更加注重功能与款式的研究与开发,一方面款式的求新求变,另一方面内衣还注意对身体缺陷的弥补。对于乳房平坦的女性来说可以使用魔术乳罩,乳罩内衬水液,穿戴时可以使胸部增大3厘米,弥补胸部发育的缺陷。还有的乳罩以隐形钢丝做底,托乳效果更自然,是乳房下垂的女性也能穿上开放性的内衣。
21世纪初:“真空”上阵和“内衣外穿”
所谓“真空”上阵,说白了就是女性穿着衬衫,T恤,套衫等紧身较薄的上衣时,里面不穿胸罩,其乳房轮廓与乳头形状会比较清楚的显露,因为更加性感。
一般来说,这种风格是由时装模特先时兴起来的,她们在T型台上表演一般都不穿内衣,这已经成为行业的惯例,由此影响了生活中的女性。
最近流行的是内衣外穿,出现了吊带衫,吊带裙。配合这些衣服的外穿,贴身的内衣也随之进行了改善,如低罩杯的文胸,杯托在乳房的下面,低领的外衣,使乳房上部裸露在外,或有一道深深的乳沟,都让人心智荡漾,乳沟的显露是性感内衣被社会所接受的一个标志。到了骄阳四射的时候,时尚女子身着时尚外衣,内穿性感内衣,露出健康的肌肤,在大街小巷上穿行,在阳光下自由的炫耀,那一刻真是风光无限,美不胜收。
今天的中国女人,乐观、开放、不断创新。随着国家的强大,中国女人逐渐迈出房门,她们乐于接受新事物,她们敢于面对。她们将中国改革的创新精神和传统内敛、温柔的品性贯彻到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她们像摇曳的莲花在经过风雨历练后重归自然,她们自信、温柔、百折不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