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4月,新华社记者李安定接到外贸部门通知,说法国服装设计大师皮尔·卡丹应邀首次访华,将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一场服装观摩会。“观摩会”是那个年代的特有名词,其典型特征有三:一是对观看人员进行审查;二是一律对号入座,记录姓名;三是入场券不能转让。民族文化宫的这次观摩会,仅限于外贸界与服装界的官员和技术人员参与。
在一个临时搭起的T型台上,皮尔·卡丹带来的8个法国模特和4个日本模特,在流行音乐的伴奏下扭胯摆臀迈起了猫步。李安定至今记得,那些身着耸肩衣裙、神态放松的高挑美女,与台下穿着蓝灰制服、屏住呼吸的观众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当一个金发美女面对观众停住脚步,突然兴之所至地敞开对襟衣裙时,台下的人们竟像一股巨浪打来,身子齐刷刷向后倒去。
1980年,皮尔·卡丹决定在中国组建模特队,以便为他将于1981年10月份在北京饭店举行的首次面向公众的服装表演做准备。北京的模特表演队最终挑选出来的一二十人,几乎全部来自基层,有卖蔬菜的、织地毯的、打毛衣的、卖水果的、卖油条的,还有纺织女工。这些人每天晚上集中在一起,接受来自巴黎的两位专业教练的指导。由于很多人对家人和单位隐瞒了真相,只好用请事假或者病假的办法保证训练。
1981年10月,经过几个月专业训练后,中国第一批模特在北京饭店登台表演了。这次表演说是对公众开放,但到场的大部分仍为业内人士,官员和各地丝绸公司的老总占了很大比例。表演取得了超乎寻常的成功。“中国举办时装表演”的消息第二天占据了很多国际媒体的头条位置,与几无到场的国内媒体形成了耐人寻味的对比。
就这样,中国的第一支模特队宣告成立,而皮尔·卡丹服装开始了对中国顶端消费群体长达数年的销售垄断。如今,在中国已经可以买到各种国外品牌的服装,短短30年,中国已成为全球不可忽略的高端服装购买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