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化与国际化的矛盾与统一始终是中国服装设计的焦点,如何将二者完美融合?下面这些日本设计师进入国际主流的历程,给我们提供了经验。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是日本经济迅速崛起时期,也是日本时装界在世界破冰之旅的30年。到 80年代终成正果,以三宅一生、山本耀司、川久保玲为代表,在强大的西方设计体系中,掀起了日本设计新浪潮。
第一阶段 凭借直观的东方风情惊艳巴黎 代表设计师:森英惠、高田贤三 凭借东方风情对西方世界的吸引力,日本西行之路的先锋之一森英惠(Hanae Mori),1977年正式进入巴黎高级时装界,在巴黎开设专卖店,参加高级定制发布,其设计的蝴蝶图案、和服面料礼服,在国际时装界引起轰动;但其设计遵循了欧洲路线中的女性化优雅风格。 高田贤三(Kenzo)开始同样走的是较直观的东方风情。1970年在巴黎开设自己的第一家店铺,凭借东方风情的印花、和服设计中的平面概念、宽大的袖口、全棉织物等东方概念,引起人们的关注。 话外音:日本设计师如果天天以和服为参照,那么日本文化永远成为不了国际流行。
第二阶段 求索 东方精神与现代社会融合 代表设计师:三宅一生 三宅一生(Issey Miyake)则成为把东方精神与现代社会融合的亚洲设计师中的第一人。1971年,三宅一生在纽约时装周上展出一组他从柔道服获取灵感的粗布时装,该组设计在日本首度亮相时曾被日本年轻一代嘲笑是“装土豆的口袋”;1973年进军巴黎。 整个70年代三宅一生不断举办大型时装秀,并在巴黎时装周和纽约时装周上频繁出现。1976年“三宅一生和12位黑姑娘”和随后的“与三宅一生共同飞翔”新系列引起轰动,在巴黎和纽约时装周开始受关注。 话外音:三宅一生跳出了传统和服概念,以一种时尚的视觉,创造出人体和服装的和谐之美。他对东方元素的运用不是直观、具象的,更多的是骨子里的东方文化理念不自觉地流露。
第三阶段 群体 形成鲜明的日本设计风格 代表设计师:三宅一生、山本耀司、川久保玲 1981年,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川久保玲(Rei Kawakubo)以黑色、奔放、宽松的形象,同时亮相巴黎时装周。他们的设计却遭到当时时装评论界的批评和不解,被认为既不性感,也不高雅,线条松垮,色彩暗淡,完全不搭调。 1982年,川久保玲著名的“乞丐装”面世,但破烂的网眼面料、奇怪的款式,被时装界看成灾难。此后,此后川久保玲继续宣扬“女人应该用思想,而不是用身材去取悦男人”设计概念,推出起鼓泡的服装,用捆绑的棉、厚帆布等,创造出具有吸引力的造型等,阐述破烂布片背后的美学。山本耀司则始终坚持他残缺的美学观念和不对称设计风格;在登上巴黎时装周5年后,人们开始理解赞扬他们的设计风格,抗拒主流文化的时髦人士,迅速爱上这些蕴涵哲学思想和小众色彩的设计。经过努力,日本文化最终受到了时尚界的普遍重视,并在国际上掀起日本设计新浪潮。 话外音:在强大的西方设计体系中要有一席之位,首先要融入世界时尚,然后,要有自己的风格。新浪潮的日本设计师们,诠释并形成了与注重曲线的欧美时装不同的日本时装文化,创造出脱离人体曲线之上的又一种造型。最重要的是日本设计师最终通过他们的语言让世界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