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城小西街,一个不起眼的小弄堂边,我们找到了已经在这里开裁缝店20多年的黄显进。
对于服装,从小时候看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穿衣打扮到之后自己开店做衣服,这期间的变化黄显进可谓是历历在目。他告诉记者:“印象中小时候家里人都是穿清一色的蓝布衫,只有哪家姑娘结婚时才会去剪块卡其布料做衣服的。爷爷那一辈的男的都穿对开襟的短衫,女的是穿左开襟的短衫。当时住在农村就不会像城里人那样穿长袍和旗袍了,在那个时候这些都是奢侈品。”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个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的年代,美丽的服装大多是家庭制作而来。“我听妈妈说过,那个时候家里因为没钱,她穿的衣服都是自己做的。”黄显进对记者说。“我爸爸那一辈穿的衣服特别单调,没有色彩可言。”人们穿衣的颜色无非是灰、黑、蓝。那个年代,人们买服装、布料和日用纺织品也都要凭布票。“我们小时候做衣服都是凭布票的,一次也就6尺,刚好够做一件衣服,不过等个子长高了就不够用了。我在家里最小,穿的都是哥哥姐姐穿过的旧衣服,而服装都想尽量做到耐磨和耐穿耐脏。”此时,中山装开始成为中国最庄重也最为普遍的服装,之后又有了款式更简洁、明快的“人民装”、“青年装”和“学生装”,中山装、青年装及军便装成为了当时服装最流行的“老三套”。
到了上世纪7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补丁衣服基本已成为过去,而中山装依然在男装中十分流行。当时,还有了更多的布料选择,有了“的确良”、“卡其布”、“灯芯绒”、“涤纶”等。特别是“的确良”料子的迅速走红,对当时看惯了黑、灰、蓝三色的人来说,这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还记得当时看见人家结婚,新娘子就是穿着一身鲜艳的‘的确良’连衣裙,相当好看。而新郎则穿了件白色‘的确良’衬衣。我当时就一直很羡慕,要是自己能穿上该有多帅气啊。”黄显进也就是从那时起,对服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喇叭裤、牛仔装、运动服、羊毛衫、风雨衣的时装化,又让黄显进感受到了时代变迁给服装带来的巨大变化。
上世纪80年初,对于裁缝这个行业有着无限憧憬的黄显进开始走出家门学做衣服,最初学的就是当时盛极一时的旗袍。“当时的旗袍式样还是很中式化的,甚至还有点老套。”黄显进回忆道:“当时做学徒的时候,裁缝店都是中规中矩地做中山装或青年装,等着顾客来买的。”
1990年,学有所成的黄显进在小西街开出了属于自己的裁缝店——新颖服装店。这个时候,人们的生活慢慢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服饰也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那时候,我自己开店,做衣服也都是根据顾客需求来做的,偶尔也会做几套中式衣服。”黄显进说。
进入新世纪后,服装的多元化特色显露无遗,女装中流行的连体衣裤、宽肩西装、皮条流苏、皱褶袖口、方格裙子、斜跨腰带、大背包、小皮靴、罗马鞋……不同的服装已经开始令人眼花缭乱,着装者我行我素,谁想穿什么就穿什么,只要一切都在情理之中。黄显进告诉记者:“近10年来,裁缝店的顾客都开始追求时尚流行元素,过来做衣服的客人大多都会给自定样式和版型,像电视里最近流行的韩版款式就有不少顾客来订做。记得2001年上海开APEC会议,唐装开始盛行。我的店里就有不少老主顾要求定做唐装。”在黄显进的眼里,服装始终是一个时代变迁的代名词,它体现着一个时代或人们观念的发展与进步。在小西街这个狭小的巷子里,曾经也承载着许许多多湖州人对美的追求。黄显进说:“虽然有人觉得现在裁缝店已经开始落伍于时代,但是,我们的手工依旧不会退步,平时网上或电视上流行什么款式的衣服,我这里都可以做出来。”
60年间,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审美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句曾经流行一时的话,已成为一段历史。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力的上升,人们对服装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这时的服装是一种个性魅力的展现。
从粗布衣到“的确良”,从清一色的蓝、灰、黑到如今的多元色;从中山装到喇叭裤,直至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时尚服装,无不记载着湖城服装走过的道路,让我们也看到了时代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服装是一种记忆,更是一幅穿在身上,延续历史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