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热衷于红与黑的服饰配搭,从艺术史的角度看,是个巨大的误会。
漂亮姑娘比经济学家更早地警告了我们经济要走低?“口红效应”是最近听得很多的一个词,说是在经济越不景气的时候,口红的销量反而直线上升,廉价的非必要之物卖得更好,人们需要色彩鲜艳和款式夸张的衣服给自己打打气。听起来还挺合情合理的,我由人及己地回忆起自己的若干沮丧时刻,都会跑到商场或者淘宝网上如泣如诉地寻找美衣华裳。
但如果这个理论成立,那我三年前在后海地摊上花5块钱买下一串粉艳艳的塑料手链,怎么就没有想到,它在暗示我要准备迎接经济寒冬?三、四年前,已经在流行类似八十年代风格的服饰和首饰了。时尚界常常喜欢玩复古风,不是什么稀奇事。但为什么不远不近地刚好退回到八十年代的五光十色?是时尚界更早感应到了经济下滑的寒风?无论如何,现在你能看到的是大大小小的品牌都致力于调制出最诱人的色彩。这些在大街小巷爆炸的颜色,灵感从哪里来?
有一天,我的朋友冬冬得意地问我:“你知道我现在从哪儿学习服装搭配吗?艺术作品!”“你未免也太高级了!”回头一想,比如圣罗兰、dior、范思哲都深受抽象派的影响、以及三宅一生让蔡国强在他们的衣服上烧几个洞……再想想时尚金字塔的最尖端、“好色教主”克里斯汀?拉克鲁瓦,他原本就是学习艺术史出生,最初的梦想是当博物馆馆长,谁能说他那些视觉盛宴般的时装未曾受到艺术品的启发?
在这股愈演愈烈的复古风里,我一直都心有余悸地庆幸的是:“红与黑”套装没有再来。奇怪得很,我们学到的服装搭配技巧第一个例子都似乎是红色与黑色搭配,这种搭配很有可能是羽西带给中国的。都说是她给中国人开启了时尚之门,而她最爱的就是红黑两色的搭配。于是,从八十年代至今,我常常看见妇女们为了表达自己具有典雅不失热情、简洁而又高贵的风范,把红黑两个大色块穿在身上。但我真的觉得很多人这样穿着,是一个巨大的误会。
当然,色彩会因明度和纯度不同而产生不同效果。但是,在中国生活过的人,应该知道我特指的是哪种套装,那样血淋淋的红和深渊一般的黑,在人身上所占面积又几乎是平分天下。
在艺术作品里,常常会出现红与黑占主调的画面。比如高更的《雅格与天使搏斗》里,红色的土地,人身上黑色的衣服和白色的帽子形成鲜明的对比。高更原本想把这幅画送给当地教堂,但牧师拒绝了,认为这是一个恶意的玩笑。画面冲击力太强,红色的土地给人以暴力和紧张的感受,而人身上的黑色又是如此压抑。还有蒙克的《吸血鬼》,一个红头发的吸血鬼俯身亲吻一个隐于黑暗中的男子,这幅画第一次公之于世时震惊了世界,有人对它感到非常愤怒,因为它像在描绘施虐与受虐的激情。卡拉瓦乔的《圣母升天》也是典型的红黑为主调的画作,红色表现了宗教的神秘气氛,阴影的黑色在它的对比之下显得格外黑暗与恐惧。在有关战争的作品中,红色和黑色更是往往占据主色调。中国当代艺术绘画作品里,红色和黑色最能唤起人们对过去未久的革命时期的记忆。
如果艺术作品真的能够给我们一点借鉴,如果追求自我独立可算作这个时代的美德,那么红与黑搭配的套装显得不那么合理。就我个人而言,我总是觉得它们并置在一起令人产生极强的集体感、权势意识,谁愿意受到服装的威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