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阁端坐在织布机的“坐机板”上织鲁锦,只见她两脚轮番蹬,两手交替传接梭、扳杼框,随之梭飞线舞,机杼喳喳。
然而,她不知道自己正在与机器开展一场生存竞赛。这幅存在了几千年的“织女图”,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消失。
今年50岁的王秋阁是山东省鄄城县大埝乡杨柳行村农民,全家四口人,丈夫外出打工,两个孩子上学。她侍弄4亩责任田之余就是坐在织布机上,没白没黑编织鲁锦,每月收入在七八百元。每织一米提花布,手工费为2.5—2.53元,这与十年前的工价相当。而像她这样的织布好手,每天织布不过10来米。
工价十年未涨,皆因鲁锦开发过度。鄄城鲁锦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路维民说,鲁锦是鲁西南民间纯棉手工提花纺织品,它图案精致古雅,色彩绚丽,质地细密,极具产业化潜质。在鄄城鲁锦博物馆,用鲁锦制成的床上用品、服饰、旅游用品,琳琅满目,足有几十个品种。随着市场成熟,菏泽出现鲁锦开发热,现在以鲁锦为原料的生产厂有20多家。不少厂家收不到真正手工织造的鲁锦,便用现代手段,以剑杆织机生产,已经脱离了传统手工艺品范畴,反过来又冲击传统鲁锦市场。机织侵蚀了产业基础,目前40岁以下会织布的妇女很少了。
路维民说,要想让王秋阁们不再与机器竞赛,必须成立强势鲁锦协会,鉴别机织锦和手工锦,并体现价差,体现文化资源价值,实现产业良性循环。
编辑人语
报道反映了一个普遍性的现象,“鲁锦”遭遇显然不是孤例。当蒸汽机开启了近代工业化进程的时候,手工业便开始渐行引退;当鲁锦作为“传统手工艺品”重新吸引人们目光之时,“机械”又一次扮演了刺客角色,这难道是历史的重现?
其实,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受到追捧的传统手工艺品,身份已然转变,不再是前工业时代的日常用品,而附着了“传统”、“文化”、“艺术”等内涵,这也就是所谓卖点。对此不能简单理解为技艺传承,更重要的是艺术的再创造。从这个角度看,鲁锦“工价十年未涨”,不只是剑杆织机作祟,技艺的因循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此看来,不论依靠什么力量,强行区分机织与手织价差,并非上策,竞争商品的市场定价权不由政府主导久矣,消费者自会投票。
传统手工艺品面对的是并非大众化的市场,要获得认可,深入发掘其传统文化的内涵,向高端消费市场靠拢,应是一条可行之路。将传统手工艺品大众化生产,显然不是扬其所长。我们尊重目前业者所做的努力,更希望他们能从这个意义着眼,把鲁锦做大。
推而广之,我省传统工艺品正多,如何发扬光大,服务社会,是业者的难题,也是文化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