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谣曰:秦安褐子清水麻。
清水,多美妙的名字,多美妙的地方!这样的地方,的确如其所名,有一条碧波荡漾的河,曰牛头河;这样的地方,因为有清清的河水,自然就有上好的麻——如果说清水是深藏于秦州大地东北角的一块绿松石,那遍及四野的麻就是这块绿松石上一簇簇鲜嫩的茸毛。其实,早在久远的《诗经》年代,麻作为一种传统种植作物,就已经成为人们衣着的原料了。这种远至诗经年代的植物,至今还在清水一带广泛种植,想想,这是一件多么诗意的事。
清水县位居渭河北岸,陇山西麓,气候属温带半湿润区。冬季较冷、较长,夏季短而凉爽。年平均降水量六百一十毫米,盛产大麻。这里所产的大麻,色纯白,纤维细韧而长,是制做麻鞋的极好原料。清水麻鞋就是用这种大麻纺成细绳编织而成。它具有工艺精巧,经济实惠,结实耐穿等特点。其产品行销省内许多市场,“轻足”赴行,尤为老农称好。
“老农自矜麻鞋好,并谓麻鞋制做巧。闻客明日西南行,愿助轻足赴蜀道。”
这是国民党大员于右任《清水麻鞋歌》中的赞美诗句。于右任先生是陕西省三原人。早年他在家乡组织靖国军支持孙中山先生发起的护法运动。后来兵败岐山,绕道陇南赴粤,途经清水。这首诗字里行间,流露了这位大员对清水麻鞋的喜爱。
一双麻鞋的诞生,是真正来自于双手,有别于流水线上出来的皮鞋运动鞋那么枯燥和乏味,它沉浸着手艺的光芒,是农业文明的一则注脚,是一段时光的传承。
有一年夏天,我在清水县草川乡的一户贫寒人家,见到了一双麻鞋成为鞋的漫长过程。主人五十开外,憨厚,本分。他每年都种麻,不是为了食麻籽油,而是穿麻鞋。秋天的阳光照在这家的院落时,安静,美好。他在门外大树过滤后的点点阳光里,埋头,认真地做一双麻鞋。先把早就编成的麻辫置于一平案上,盘成底,复用麻绳左右穿紧。这时,他抬头,有点木讷地说:“这就叫千层底。这样,走的路长,脚也舒服。”然后,像栽秧苗一样,在鞋底的边上栽上稍粗一些的麻绳,做成鞋帮,一一串起来,再做成鼻梁。这时,就得用一种清水人名曰楦头的工具,把鞋鼓起来——一双麻鞋的雏形,大抵就出来了——但还远远不够,如同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需要不断打磨一样,麻鞋亦然。老人找出一种专门用来编织的钩针,钩出麻花辫鞋面和鞋耳,做工前备染。鞋遂成。
老人老了,但眼睛不花,有着和女人一样精巧的手。他说,做惯了,手哪会生呢!那双有着刀刻般纹理的双手,一挑一钩地完成这些动作时,额角都流出点点汗水。他用袖口一擦,讪讪一笑:“太紧张啦!”平常,他一定是一个人在院落里做的。那一定会更加自如,得心应手。
他还拿出家里攒下来的几双麻鞋。有脚尖顶端是红色麻穗的,叫“慈母思亲”;有“单鞭救主”,各有寓意,有的样式甚至还蕴含着一个远古的故事,或者传说。原来,他们的所思,所想,隐藏在一双鞋里面。这时候,再看它,就会发现,最伟大的文化常常深藏在遥远僻远的民间。
麻鞋在我国历史悠久,流行甚广。我国古代大诗人杜甫在西行古秦州时,就有“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之句。足见麻鞋在唐代就已广泛流行。甘肃盛产大麻,麻鞋流行各地,而且各具特点。武山麻鞋,是用麻绳拉成布底,鞋帮用纯白的棉线绳编织成雅素的图案。夭水、甘谷、秦安等地麻鞋,其式样与武山麻鞋大同小异,但棉麻并染以杂色。有的在鞋口前饰有多色或单色棉线大绒球,男女皆宜,十分美观。儿童麻鞋则更讲究,它用五彩布或线,编织成种种花形,鲜艳夺目,艺高惊人。但最令人惊叹,最负盛名的要数清水麻鞋。
据有关资料记载,一九二九年,吉鸿昌将军驻防陇南,在天水举办了国术比赛大会。会后吉将军给前来参加比赛的国内武术家赠发一套衣服和一双清水麻鞋,从而使早已成为甘肃特产的清水麻鞋名传四方。
据考证,前几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阿斯它那唐代古墓中出土的麻鞋,与清水麻鞋几乎一模一样,别无二致。近年不少前去天水旅游的外宾,对式样新颖、风格别具的清水麻鞋更是惊叹不已。称赞这种麻鞋,既具有工艺美,又具有自然美,古朴奇特,富有情趣。
古人有“革皮之良,莫贵于麻”之说,这就是对麻的一种尊重,是对一种手艺的尊重,更是对大地恩情的尊重。我们善忘的现代人,真应该学会尊重手艺和大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