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的富有特色的传统服饰,对于别的民族,是一种区别的标志;而对于本民族,却是互相认同的旗帜、结成整体的纽带。而这一切,都是由于人类历史的遗传而形成的集体无意识的文化模式。这种凝聚力,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发展的本能。不能设想,如果没有这种凝聚力,一个民族,特别是弱小的民族,怎么能够在强族如林的条件下走过那漫长的、艰苦的历史过程并得以顽强地生存下来?在我国各兄弟民族中,传统服饰的族徽作用是十分典型的,它或表现在各种不同的服装款式上,或表现在独具一格的图案花纹上,或表现在五花八门的头饰、佩饰、首饰、服饰工艺上。各具特色的传统服饰早已同各自的民族形象融为一体,成为该民族重要的形象特征。如蒙古族的蒙古袍与蒙古靴、满族的旗袍、朝鲜族的长裙、鄂温克族与鄂伦春族的兽皮衣、苗族的交领绣花衣与百褶裙、彝族的披毡与宽脚裤、藏族的藏袍等等,都成了各民族的鲜明标志。有些地区,往往有几个兄弟民族交叉居住,长期以来,他们相依为邻。其传统服饰大同小异,在外面人眼里极易混淆,是不是其族徽作用就消失了呢?其实不然,不论它们多么雷同,本族人仍可从其衣裙的长度、装饰图案以及发型等方面的差异,一眼便可识别其族属。比如,我国有不少兄弟民族是以大襟衣为传统女上装的。大襟衣是由满族旗袍演变发展而来的。半个多世纪来,大襟衣已覆盖了大半个中国。而今,流行各地区、各民族中的大襟衣,虽是同源同款,但并不千篇一律,而是千变万化,各具风采。即使是同一地区,不同民族的大襟衣也各有特色。先以大襟衣的发源地东北为例:满族的旗袍,两侧下摆开衩,不系腰带;蒙古族长袍一般不开衩,但着装时却要系腰带;达斡尔族女袍下摆较宽,不开衩也不系腰带……总的说来,北方各民族的大襟衣较为宽大,而且装饰花纹图案较少;而南方各民族的大襟衣则大都比较瘦小。但由于十分讲究绣花等各种装饰工艺,更使大襟衣呈现出千姿百态。如川南古蔺的苗族男子大襟长袍就不同别处的大襟衣,它长至踝部,两侧开衩至腰间,穿时系一条绣花宽腰带,将大襟外翻,使白里露出,宛如半边西装领。云南澜沧地区的拉祜族女袍,长及脚面,两侧开衩高至腰际,衣领、衽边、开衩等处均装饰以各色几何形小布块镶拼成的、十分醒目的精美图案,大襟上又嵌以数排银泡泡等,使其具有浓郁的云南民族特色。而云南彝族的大襟衣则大都较短,但绣工考究,花样繁多,或绣或挑,饰满各种彝族传统图案。广西的三江及贵州的从江、榕江等地的苗族与侗族传统女装,均为青色土布交领半长衣,细褶百褶裙,很难区别;贵州安顺镇宁南部的苗族与布依族妇女传统衣裙,也非常相近,外地人根本无法区别它们是不同的民族服饰,但当地人却能轻而易举地加以区别。贵州的壮族女装,尽管有的同苗族相近,有的与侗族略同,却都有壮族自己的风格。再如云南怒江州碧江、福贡的傈僳族与怒族的传统女装,从头饰到上衣、长裙,似乎并无差别。当我们问到当地妇女,这两个民族女装有何不同时,她们指着头上的珠珠帽上的一根根串珠说:“傈僳族这里是红的,怒族这里是白的。”云南德宏州的傣族、阿昌族,其女装相近。但只要我们认真观察便发现:傣族女上衣使用布扣,而阿昌族却用银币式的钮扣。傣族与阿昌族妇女虽然都喜观在头上插花,可是傣族妇女的插花只限于未婚妇女,她们插塑料花或鲜花,花要插在发髻上;而阿昌族妇女不论老少,都兴插花,花要用那种桃红色平绒做的扁平菊花,而且必须插在额部。这些事实说明,从整体上看,我国各民族传统服饰均保持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就连那些长期相互为邻、交叉居住的兄弟民族,其服饰十分接近,其差别细微到外界人无法察觉的程度,他们各自的特点也是十分清楚的。苗族有上百个支系,每个支系的传统服饰都有浓郁的特色。贵州黔东南各县,往往是同一个县的苗族服饰,有几个支系便有几种类型。台江县城郊的苗族妇女着藏青色百褶裙,长至脚面,盛装上衣绣花精美,光彩照人;而几十里外的岩板、巫脚等山村的苗族女裙则不足一尺长,上衣也很少绣花。黔东南州诸县苗族妇女,大都穿交领半长衣、百褶裙;贵州中部安顺地区的镇宁县江龙区的苗族妇女,则喜着窄袖短上衣,下穿织花长筒裙……有些兄弟民族,其不同支系的传统服饰,往往是衣裙款式大体相近,但头饰、披风、围腰以及绣花图案等等装饰各具风采。比如,云南的彝族女性,身上佩戴圆形裹褙的,就是大理州巍山、弥渡一带的姑娘;穿一张完整的黑色山羊皮,一定来自无量山下的南山区;假如姑娘背后左侧佩挂的既不是裹褙,也不是羊皮,而是一块绣制精美的方形火草披风,无疑是楚雄州的,而且是武定县猫街或禄丰县中村一带的姑娘。一个民族为加强其内部的凝聚力,使族人更加亲密无间,每个成员都坚持穿用老祖先传下来的传统服饰,就是强化这种感情与观念的有效手段之一。而这种传承至今、历久不衰的传统服饰,正是一个民族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为民族生存、发展而艰苦奋斗的那种顽强的斗争精神的物化。它是一种群体意识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集体表象,在任何时候都突出自己的特点,强调自己与其他人的不同,这正是族徽的灵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