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寻获了一张老照片,老照片记录的是当时陈埭最早的村办鞋厂之一——涵埭制鞋厂生产时的情形。而照片上显示的“老机器”,是当时在生产“麻底鞋”过程中,用来完成其中一道工序——硫化鞋底的“硫化机”。
辗转找到了当时任这家鞋厂厂长的李清钩老人,老人如今已经76岁了。一看到记者手中的这张照片,老人不由地感慨道:“现在看来,这几台硫化机可能不算什么,可是在当时,制鞋的工序能够做到‘机械化’,也只有村办的企业才能够实现。”
一年时间制作出一双“麻底鞋”
“涵埭制鞋厂”是1978年才正式命名的,而在那之前,这家厂叫“涵埭草织厂”,专门生产草帽、草篓之类的编织品。
“我还记得是1977年8月3日,我到福州卖编织品,遇到了一个卢森堡的客户。他看我的编织品做得不错,就通过其他人告诉我,他需要一大批‘麻底鞋’。
研究出麻底鞋的做法后,卢森堡客户开始向李清钩的厂下大批量的订单。
自主研发难“敌”引进的自动化
麻底鞋的生产一直都是纯手工,一直到1984年,其中的一道工序才实现了“机械化”。
“那时候用手工盘出的鞋底,很容易变形和脱线。我就一直思考着,要怎么让鞋底定型。”李清钩颇为得意地说,“不过那时候没地方买这种机器,我就只好自己画图纸,设计模型,然后让机械厂的人照做。”“硫化机生产出来之后,做鞋底可就方便多了。只需要那么一压,一双结实成型的鞋底就产生了,既节省人力,又提高了效率。”李清钩说。
1989年,李清钩退休回家了,他的两个孩子接管鞋厂。“我记得第一次看到我儿子鞋厂里引进的制鞋流水线时,我惊讶得说不出话。以前我们还得自己设计机器,半手工半机械,一天也就生产那么几百双鞋;而现在的鞋机都是从台湾、意大利引进的,有的甚至就在咱们晋江设立生产基地,已经实现了全自动,一天生产出几万双鞋早已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