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陈年旧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礼仪之邦,而服装作为一种礼仪标志,也是一种语言、一种记忆和一种文化。它的变迁是以非文本的方式记载着社会与生活的变迁,并成为时代发展的一个永恒的烙印和缩影。
在物资匮乏的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穿新衣对普通人来说一直都是一种奢望。举国陷入了买布凭证的年代,要积攒够做一件新衣裳所需的布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那时候,计划生育还未普及———一个家庭少则两三个孩子,多则达到六七个孩子。因此,为做一件新衣裳,父母亲们都会在心里提前算计一番,并对子女进行一次排队。家家户户几乎都是:一件新衣裳,今年老大穿了,明年老二穿,后年老三穿……在父母的心里,孩子大了,心眼也开了,知道“臭美”了,所以就要穿得尽量体面些。而小屁孩就不一样了,懵懵懂懂,只要能吃饱穿暖,就会忘乎所以,衣裳新与旧就显得微不足道,根本顾不上样式过时不过时,大小合身不合身。于是,在一个家里,作为老大的孩子总是责任最多,但也往往穿新衣裳机会最多的。然而,穿着打补丁的衣裳却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一种现象,以至于打补丁在农村一些妇女中也成了一门很吃香的手艺。小孩子由于天生好动、贪玩,以及一年四季除了冬季外,其他三季衣服基本上都是通用的缘故,衣服的膝盖和屁股往往是“补丁”最多的地方,大人们则在小孩“补丁”位置的基础上增加了肩膀,这是因为经常用扁担挑东西的缘故。当时,大家在穿衣上可谓是半斤八两,谁也不会笑话谁,也很少有人因为穿补丁衣服而觉得低人一等或在人前抬不起头。时值今日,我年过七旬的母亲还经常感叹:“当时的衣服不知为啥那么不经穿,烂得那么快?”当时的衣裳,布料以粗布为主,颜色以蓝、灰、黑、白为主色调,样式更是单一。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最神气的一身衣服是带着红领章、五星领徽的自制绿军装,扎上棕红色武装带,胸前佩戴毛泽东像章,脚蹬一双草绿色解放鞋。成年人则把穿一件得体的四个兜的“中山装”上衣当成炫耀的资本和时尚。不过,当时我最怕过“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和“十一”国庆节,因为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每年在这些节日到来前,都面临着学校组织开展的一些类似于大合唱等形式的集体文艺表演节目,而且要统一着装———白衬衣、蓝裤子,逼得我经常要想方设法向其他同学借白衬衣、蓝裤子当“演出服”。记忆中有好几次,我都因一时借不到衣服而不得不“等鸡下蛋”———等着其他年级和班级的同学节目表演结束后,才匆匆忙忙穿着他们换下来的衣服仓促上场,很是狼狈和无奈。
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人们才渐渐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的穿戴习惯,年轻人慢慢开始尝试着穿一些诸如“喇叭裤”、“尖领衬衫”、“牛仔裤”等所谓的“奇装异服”。标新立异、追求个性的思潮迅速席卷了封闭已久的中国人,从此中国逐渐融入了世界服装潮流之中,人们的穿衣打扮渐渐跟着影视明星和流行时尚走,变得眼花缭乱和多姿多彩起来,并在不断缩小着与世界的差别和距离。当初人们的“一衣多季”,甚至是一件衣服既当冬装又当春秋装的困顿,与当下人们的“一季多衣”,甚至是两三天就换一件,夏天几乎是一天换一件的优越,以及当初人们的“一统天下”全民款式与当下人们的“千姿百态”追求个性的穿衣风格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当今人们对衣服质地、颜色、样式、品牌及整体搭配的挑剔和考究,也是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的,甚至在过去可能就成为“天方夜谭”、“痴人说梦”了。当初被冠于奇装异服之称的“喇叭裤”、“牛仔裤”早已普及了。如今,西方和国际知名服装品牌大踏步涌如中国市场,与此同时,中国的旗袍、唐装等传统服装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可以说,人们穿衣的巨大变化,见证了我们生活的改善和社会文明发展的步伐。(作者单位:陕西商洛供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