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幅穿在身上的历史画卷。它就像一面镜子,通过色彩缤纷的衣着折射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这个变迁的历程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从全国一片蓝色的海洋到五彩缤纷的街头时尚,从追求名牌到追求休闲、自然、个性,多元化穿衣风格的改变,传递出人们越来越自信的心态和富足物质生活之后的精神追求。 “我记得在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都以中山装、列宁装,而且都是以蓝黑灰三色为主,要是大街上有人穿着稍微鲜艳一点的衣服,就会被说成是‘穿资本主义’,那个时候的布料主要以卡其布为主,其实就是棉布,但不如现在的棉布柔软。” 李杰说,30年前,她跟父亲闯关东来到海拉尔,家里的经济条件差,平时要想穿一件新衣服,那简直就是一个奢望。于是小孩子们都企盼天天过年,因为不仅有好吃的,还能有新衣服穿。李杰告诉记者,一到过年,她爸爸就会带着布票到商店里去剪布,然后请一个裁缝到家里来做衣服。 “俗话说,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给老三。”生活在海拉尔40年的李女士说,她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自己在家里排行最小,平时都是穿大姐、二姐穿旧的,甚至还有打过补丁的衣服。为此,她经常跟爸妈诉苦,有时候,甚至埋怨自己不是“老大”。30年前,国家的物资相对匮乏,什么都要凭票购买,海拉尔也不例外。 李女士说,当年,就算是有身份的人,在过年的时候想穿件大衣,也要再三思量。很多人为省钱,都是到商店里搞点上好的棉花,剪点好布料,请上一个裁缝在家里加工。现在呢?穿名牌服装也不是富人的专利了,虽然价格贵一点,但普通老百姓买上一两件穿穿,也已经是非常平常的事情了。人们都说哈尔滨姑娘站在中国时装的最前沿,海拉尔距离哈尔滨很近,接受潮流的速度也相当快,这一时期,海拉尔人的日常着装意识在九十年代发生了一次彻底的革命,他们从长期以来注重价格和款式变化为更注重品牌。着装的品牌档次成为人们身份和品位的主要标志。尤其是女性,当她们开始以更独立的身份出现在重要的社交及商务场合,“没有件名牌的行头没法见人”成为普遍女白领的共识。 对于很多现代女性来说,最尴尬的事也许并不是穿了一件不得体的衣服,而是发现居然有人穿了一件跟自己一模一样的衣服,这叫“撞衫”,这是现代女性最不能容忍的。如果说20 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女性对于服装的追求要通过品牌穿出品位和档次,那么在21世纪的最初几年,中国女性对于服装诉求的最高境界就是穿出个性——最好是独一无二。服装的主要作用已经不再是御寒,而是一种个性魅力的体现。追求个性、标新立异是现代女性服装需求中最重要的元素。21世纪是张扬个性的时代,是自我意识觉醒的时代,更是“我的地盘我做主”的自由时代。 改革开放30年,一些渐渐消失的服饰词语,记录着一个一去不复返的时代。今天当我们重新回忆它们,除了苦涩、辛酸、亲切,还有不尽的感慨: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时代在变,观念在变。服装,这一社会文化的产物,承载着人们深层次的精神需求,也在不断地进步、创新,透过衣着的变迁,我们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开放的海拉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