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生于建国初期,长于动乱时期的一代,美好的青春时期不仅没有穿过时尚漂亮的衣服,就连件新衣服也很少有。记得1968年在农村插队的时候穿的裤子几乎全是带补丁的,不过年不过节想穿件新衣服那简直是一种奢望。
我们这一代人亲历了文革和经济改革,对改革开放30年来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有着深厚的感触和叙不完的情愫。
说起我那件黑呢子外套,70年代末80年代初,工薪阶层的女性恐怕都会记忆忧新,因为那时候工薪阶层的女性几乎人人都有这么一件平领明兜黑色的呢子短大衣,可以说是街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975年我从医专毕业后分配在一所乡镇医院当时的公社医院,那时候我们的工资是每月34.5元。30年前我与一位现役军人结了婚,部队干部工资比较高,大约60多元。当时丈夫的部队驻守在青岛。记得那是1979年春节,我去青岛探亲,在中山路上看到青岛市的一些青年女性都穿着这么一件黑色呢子短大衣,配上一条红红绿绿五颜六色的围巾,走在大街上十分精神、好看。我的目光时不时地就注视着她们,细心的丈夫从我的眼神里读懂了我的心思,便立马去商场给我买了一件。于是我也学着青岛人的打扮,围上结婚时的大红围巾,对着镜子左照照右照照,心里那个美就别提啦,感到自己俨然也变得时髦了。
探亲回到我工作的乡镇医院后,把黑呢子外套穿到身上“显摆”给那些姊妹们看,她们见了个个都十分羡慕。于是她们纷纷出钱,非要让我丈夫给她们也捎一件,当时买一件呢子短大衣要四、五十元钱,那可是要花去女友们半年的积蓄。可谁让追逐时髦是女人的天性呢?为了美,她们可以毫不吝啬。好在我丈夫也是个热心肠的人,很快给我们医院的姑娘们寄来五、六件。当时在公社里,能穿上这么一件呢子短大衣,走在大街上似乎也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因为花四、五十元买件衣服,对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一个劳动日只挣两三毛钱的农村姑娘们来讲,那可是连想也不敢想的事。
进入80年代后,小县城的百货公司陆陆续续的也有卖这种款式的短大衣了。不久,工薪阶层的女性,不论老幼几乎全都穿得上这种黑呢子短外套了。
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富民政策的落实,特别是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一些农民手中也有了钱。从农村到城市,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跟鞋、喇叭裤、茄克衫、西装、牛仔服……花花绿绿奇装各异的各式时装滚滚而来,很快取缔了“灰、蓝、黑”,在人群中很难找出两三个人穿一样衣服的。风靡一时的黑呢子外套,早已被人们压在了箱子底。
时代在更新,人们的衣食住行也在更新,青一色的打扮早已成为历史。我的黑呢子外套也早为灾区的人民服务了。也不知那位灾民可否知道当年这黑呢子外套可是俺时髦了好一阵子的“盛装”。(作者单位:蓬莱市卫生防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