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昨日落幕,602家参展温企共揽得2.69亿美元的意向订单,比上届略增长5%。成交数字增长的背后,原材料上涨、用工难、汇率战三重不利因素叠加下的外贸前景被疑云笼罩,不少参展商感叹,此次参展“只赚吆喝不赚钱”。
温州市外经贸局外贸处处长夏林红表示,成交额虽在增长,实际上成绩是下滑的,由于原材料上涨、人民币升值等不利因素,企业普遍报价提高了10%左右,才导致订单总金额的增长。因此企业收获订单的背后却有着隐忧——利润空间被压缩。
广交会于10月15日至11月4日举行,总共分为三期。本届展会主要有家用电器、电子电气产品、钟表眼镜、办公文具等46大类商品参展。昨天结束的第三期,主要展示纺织服装类、鞋类、箱包等,是温企参展的重点。
棉花价格一路疯涨,让纺织服装企业“不堪重负”。“棉价一天一个价,让我们对报价手足无措。”温州腾旭服饰有限公司业务员林洁静表示,报价已提高了20%,但服装出口价格远远赶不上原材料涨价幅度,再加上人民币汇率的打击,出口已基本上无利可图。斯多纳集团有限公司外贸经理章剑表示,新客户基本上每件衣服会提价5美元左右,但为了保住老客户,在价格上会做一些让步。
服装参展企业表示,涨价原因不光是棉花,化纤、涤纶等材料也普遍涨价,加上劳动力成本、汇率等因素,今年服装出口商的利润进一步压缩。“生意难做”成了参展商的口头禅。
“我们报的价格是即时价格,报价有效期也缩短到7天,客商只有在7天内下单有效,超过7天,价格就要调整了。”林洁静说,由于棉价等原材料上涨太快,一不留神订单可能就要面临亏本。同时为应对汇率波动,他们与一些客户采用人民币捆绑美元的办法结算。产品报价以人民币计,出口时按当天汇率换算,客户以美元支付。
记者电话连线多家服装企业发现,“7天有效期”已成为纺织服装参展商的通例。浙江迷西仕服饰有限公司的报价也采取了“7天有效期”做法,副总经理葛淑文告诉记者,这样的报价方式会让订单很不稳定,采购商随时会选择其他厂家。
比起在“棉价疯涨”压迫下的服装企业,鞋企的订单情况较为乐观。巨一集团有限公司拿到的意向订单比上届增长15%。让外贸经理邓云寿有些意外的是,以往秋季广交会的主角是单鞋、凉鞋等夏季鞋款,但本届广交会靴子却拿下100多万美元的订单。邓云寿表示,客商可能担心明年汇率会大涨,所以想早点确定报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