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历史选择,也是影响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革。作为经济新增长点的会展业,通过信息流、商品流、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的集聚、辐射,成为各地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面对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带来的多主题驱动机会,在被列为全市重点支持的产业大背景下,成都会展经济近年来以其迅猛的发展速度和显著的产业带动作用逐渐形成了自身特色,不仅成为体现城市功能的“名片”,其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作用更日渐显现,成为成都新经济增长的“隐形翅膀”。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作为推进“十二五”发展的根本要求,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各行各业。在现代产业体系中,会展业已经成为经济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会展经济带动区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已成为公认的事实。而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长期性命题下,作为“中国会展名城”的成都,让人们看到了未来会展业发展的方向。
382个会展节庆活动,190万平方米的展览总面积,345万平方米的会议总面积,8000万的参与人数,272.87亿元的经济拉动,这是成都会展业去年的成绩单。简单的数据,是会展业拉动内需、搞活流通的证明,也凸显出成都会展业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事实上,成都会展业已经连续三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
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成都会展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是什么?在新一轮发展中,成都会展业又该如何提档升级?对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全国两会期间采访了成都市博览局局长陈琳,他表示,“通过近年的发展,成都会展业已经实现了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的能级转变,从追求展会的直接收入到立足与产业互动共融的飞跃。通过展会,人们知道了成都的‘宜游’、‘宜居’、‘宜投’,会展经济的平台展示和关联带动功能在成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的确,从提升产业聚集力、要素转化力、市场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破题,从有形展会到无形拉动,再实现有形产业升级,成都会展经济的隐形力量正在日益释放,逐步成长为成都的特长和名片。
从“名片”到“芯片”:促产业融合经济转型
说起会展经济蕴藏的巨大能量和带来的强势拉动效应,很多人都知道会展经济的产业带动系数,即“1∶9”。这个“9”体现在会展业不仅能给城市带来场租费、搭建费、广告费、运输费等直接收入,还能创造住宿、餐饮、通信、旅游、购物、贸易等相关收入。
“1∶9的概念阐述了会展业与相关行业的关系,但我们也不能简单地用这个比例来完全概括。事实上,会展业既是传统服务业,又是新兴服务业,既是生产型服务业,又是生活型服务业,既是服务业的重要门类,又是带动其他服务业的重要载体。”陈琳表示,“会展业涵盖了各大行业,行行业业都与会展业紧密相连。会展业就是‘新’的融合,它既是城市功能的新体现、拉动内需的新动力,也是一个汇聚新思想、新产品、新技术的平台。”
成都是理想的办会办展城市,近年来会展业界的各大重要奖项,成都几乎全都收入囊中,会展业正逐步成为成都城市名片之一。然而,成都会展绝不满足于此。紧贴成都经济发展的脉搏和动向,立足于产业,同时不断延伸会展产业链条,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提档升级,才是成都会展经济当前的着力点和永续性课题。
近年来,成都通过展会搭建交流合作、招商引资平台,正使源源不断的信息流、新知识流、技术流作用于正在升级的三次产业,成为一种看得见的推动力,并逐步内化为成都经济的“芯片”和“引擎”。“展会,正成为引资引智、做大做强的有效形式。”陈琳表示。
围绕成都市委市政府奋力推进三次产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部署,成都会展业乘势而上,立足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深化了一二三次产业互动和区域联动,定点打造与成都13个产业功能区结合紧密的展会,以展会活动促进专业招商引资,以展会营销宣传城市形象,求共赢,谋发展,实现了重大活动的“大影响、大实效”。
2010年,众多重大品牌会展活动相继在蓉举行。成都“大会展”格局稳步确立的同时,也让各界看到了展会强大的聚合能力。于去年9月举行的2010中国(成都)新能源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促成30余次商务会谈对接,13个项目顺利签约,总协议投资高达139.331亿元。双流县新能源产业推进办公室主任蒲贵森为此表示:“两三天的会议,就给产业功能区和相关企业带来了排满一年的订单,比单纯的‘上门’招商效果好多了。”
力争一流,让展会更具“成都品质”
“会展业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门户,不仅是从经济上与世界接轨,甚至在理念上与全球跟进。简单地说,会展业就是一个整合产业、营销城市的行业,它既是完全市场化的经济,同时也是顺应生态、环保、低碳这一全球趋势的产业。它的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正逐步展现。”作为成都会展经济的操盘手,陈琳通过三年的实践,给出了他对会展业的理解。
他表示,无论成都的城市综合竞争力、产业特点,还是完善的政务服务机制,都足以支撑起一些更有成都特色和品质的展会。成都会展正坚持不懈地努力打造“硬件设施、服务机制、品牌项目、龙头企业、综合影响”五个全国一流,目标就是不管是国际展会还是国内展会,都更具成都品质,从而使成都逐步内化各大展会的性格,上升为一个会展名牌。“这也更利于更高效地向世界营销成都,让世界关注成都,使成都融入世界。”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成都计划全年举行各类会展节庆活动440个,展览总面积200万平方米以上,外地来蓉参展、参会及参节人数1500万人次;会展业直接收入超过39亿元,同比增长20%,拉动消费超过320亿元。
上半年,将举行2011年全国(春季)糖酒商品交易会,全国药品交易会及中国国际医药原料药、中间体、包装、设备交易会,中国海外交流协会理事大会、灾后救援及恢复重建红十字国际研讨会、第九届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第28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及2011香港时尚购物展等。
下半年,将举行第四届国际化工新材料峰会、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第三届中国国际循环经济产业博览会、第七届泛珠三角省会城市市长论坛、2011全球汽车论坛、第四届中国商标节、中国(成都)新能源国际峰会暨太阳能展览会、第十二届成都国际家具工业展、第十四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第八届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第十二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2011年中国国际农产品(000061)交易会、全国医疗器械区域博览会、2011中国国际创意设计推广周等。
产业与城市共演“锦上添花”
“会展业是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城市不断走向开放、走向繁荣的重要标志。会展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的促进可以用‘锦上添花’来形容。一个城市的等级与经济实力决定了这座城市未来会展发展的走势。”陈琳简单的对比,道破了会展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总体部署要求,成都提出了会展之都建设“三步走”战略,2015年前把成都建成中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中国会展名城,2030年前建成亚洲会展名城,2050年前建成世界会展名城。
谋定而后动。“从发展战略的角度考虑,我们的战略就是要做好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陈琳说,“同时,我们也坚定不移地抓好三大建设工程。第一是把成都打造成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第二是大力建设品牌展览聚集区,和国家部委、行业协会、科研单位加强联系,不仅要打造出地方自主品牌,还要引进著名的国际展览品牌。第三就是把成都打造成为中国西部节庆活动中心,利用文化节提升区域品牌,扩大招商引资。”
近年来,成都不断提高举办大型展会节庆活动的能力,向国际一流办会办展水平看齐。展会数量、展览面积、展览规模和水平都取得了超预期的业绩。从2011年起,每年全国春季糖酒商品交易会已永久落户成都。成都家居、休闲用品及礼品展览会和中国(成都)国际电子生产设备及技术展览会等定点成都的新兴展会发展势头良好。西博会、家具展、汽车展等自办品牌展规模不断递增,全国书博会、全国制药机械博览会等品牌的展览规模和影响均有明显提高。“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在成都举办的外来会展项目都成为历届办会水平最高、满意度最高、获得实效最大的一届。”陈琳说。
进入“十二五”,成都会展业第一工作要务就是完成《成都市现代会展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点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发布。成都正在着力建设的市域现代产业体系都需大量的资源整合和平台支持,成都会展将面临如何整合会展资源以服务于成都经济新发展的命题。
回眸之间,展望之际,我们发现,会展业不仅成为营销成都的名片,更成为促进现代产业持续跃升的“芯片”,它将助推成都融入全球的每一跬步。“产业与经济齐飞,城市跟世界接轨。”陈琳道出来了其中的真谛,“会展业做的就是营销城市、助推经济的事情。归根结底,就是让产业越做越强,让经济越来越好,让成都在国际上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
更多展会资讯:http://www.china-ef.com/ex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