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届广交会将于10月15日开幕。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广交会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陈朝仁透露,本届广交会维持三期展览格局不变,展览总规模为5.5万个展位,出口展区仍按15大类商品划分50个展区;进口展区维持1.5万平方米规模,设立9个产品区,均与上届持平。
据称,第106届广交会总体格局保持稳定,避免重大变动带给参展商和采购商不利影响,目前企业参展进展好于往届。不过,对于外界关注的展期变化以及扩大向国内采购商乃至市民开放等重大“改革议题”,本届广交会并未过多涉及,依然在“探讨中”。
会期“整体前移”?
仍在争论中
“展期如何调整”是最近几届广交会的热门话题之一。自从2008年10月广交会整体搬到琶洲、从两期改为三期之后,在一些参展企业中“会期拖得太长”、“会期设置不合理”的抱怨就一直不断,反对最激烈的是被安排在第三期的纺织服装参展商。
过去纺织服装被安排在流花展馆第一期展出,不少参展商反映,104届之后纺织服装类展期推迟了半个多月,客商难以适应这么巨大的展期变动,加上服装有强烈的季节流行性,展期推迟压缩了企业接订单时间,对服装出口很不利。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陈朝仁表示,广交会会期的改革一直在不断摸索,今后怎么改也在探讨中,考虑到目前纺织行业面临较大困难,对于“第三期能否前挪”等焦点议题,广交会正在广泛征求国内参展商和国外采购商两方面意见,眼下的征询结果是改与不改两种意见不统一。他强调,会期如何改,将在讨论成熟之后再作决定,如果要改,更大的可能是整个会期“整体往前移”,但目前“整体前移”也仅在探讨阶段,未有定论,所以106届广交会不会在会期上有重大变动。
实际上,本届秋交会在会期上已经进行了局部的“微调”———将每期之间的撤换展时间,由过去的四天缩短为三天,因此,第106届广交会将从上届的23天缩短为21天,每期展览时间则维持5天不变。
邀请国内采购商,仍是有条件开放
外贸不景气,“出口转内销”顿成热点。在上届首次试水举办“内外贸对接洽谈会”基础上,第106届广交会再迈出一步。陈朝仁透露,今年秋交会第二期和第三期将在6号馆负一层设立“国内采购区”,同时举办一些内外贸对接的洽谈会和论坛。
上届广交会由商务部首次举办的内外贸对接活动,第一场活动意向成交额已达4.66亿元人民币,本届广交会将举办内外贸对接的“展中展”,无疑前进了一步。不过陈朝仁直言:有调查显示,目前出口企业中有意愿转内销的企业比例并不高。据悉,为提高双方接洽的效率,本届广交会将准备一个特殊的贴牌,贴在愿意接待国内采购商的出口企业展位上。
对于有人呼吁广交会全面向国内采购商开放,陈朝仁称,本届广交会加大力度邀请国内专业采购商,包括国内连锁店、百货店等,计划邀请8000家。
最近有消息称,广交会可能以“第四期”的方式举办内外贸对接洽谈展销会,甚至会向普通市民开放。对此陈朝仁表示,目前没有接到商务部关于举办广交会“第四期”的通知,而商务部有关部门的确正在研究是否在广交会后举办专门的内外贸对接洽谈会或展览会,但他强调“这与广交会没什么关系”。
广交会重点招商领域扩大至中东
作为中国外贸“风向标”,今年秋交会客商人数和成交等是否会见底回升?对这个焦点问题,陈朝仁表示,从目前来看采购商信心不减,预计第106届广交会采购商与会人数有望保持稳定。据悉,中国对外贸易中心计划向境外派出13个招商工作组,目前已经完成任务的9个小组反馈:境外采购商普遍看好中国经济,表示将继续参加本届秋交会。而本届广交会计划邀请的采购商总量为84万户,比上届增长5%。
陈朝仁坦言,由于金融危机导致西方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今年秋交会到会的欧美采购商应该不会比往届增加,因此组办方在继续重视欧美等传统市场的同时,扩大了对中东、南美等新兴市场的招商,尤其是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约旦、摩洛哥、阿联酋、叙利亚等地,同时还积极开拓重点市场的二、三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