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办秀的中国设计师到底有没有真正走向国际?归根结底,销售数字比谢幕一刻更重要,想要进驻巴黎,巴黎时装周并非唯一途径。
B=《外滩画报》
Z=赵倩
B:目前参加巴黎时装周的国外品牌比例有多少?
Z:长期参加巴黎时装周的国外品牌至少占到全部品牌的一半,其中大部分来自欧洲、美国和日本。此外,尽管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奢侈品集团都在法国,但很多历史悠久的法国品牌如今的设计总监并不是法国人。你只能说,这些品牌的祖籍是法国。
B:外来品牌的比例那么大,不会淹没巴黎时装周本身的特色吗?
Z:巴黎时装周最大的特色,其实就是国外品牌和设计师比例占到一半以上。巴黎时装周没有太大的排他性,相反,它举办的目的,就是让全球的优秀设计师能站到这个舞台上。当年第一个高级时装大师Worth就是个在法国开店的英国人,所以从现代时装诞生伊始,巴黎的包容性就注定了。我们今天讨论巴黎归属于哪里,在时尚角度,它应该归属于世界。
B:对于申请参加巴黎时装周的品牌,法国时装公会有什么具体的评判标准?
Z:评价标准比较感性。巴黎时装周青睐有才华、能感动消费者、受到媒体欢迎的设计师。时装周做的是精品文化,不是以量为基础的,所以相对不是很看重品牌的规模、人工数量这些横向标准。
在收到申请者的档案之后,法国高级时装公会会在一次较大的会议上,由出席的10多位理事来讨论是否接受申请。这些理事主要是著名品牌的总裁和设计总监。一般来说,提出申请的品牌在巴黎都会有工作室或者店铺,前去参观是必须的。参加巴黎时装周的几个中国品牌情况较为特殊,除了夏姿·陈之外,它们在巴黎都不设分部。事实上,法国时装公会在这一点上是有规定的。但是经过讨论,当时是为中国品牌而破了例。从中国品牌进入国际视野的进程来考虑,时装公会认为,如果没有时装发布,它们又怎么能扩大影响,继而在巴黎开店?
B:到目前为止,参加过巴黎时装周的中国品牌有Jefen、Shiatzy Chen和马可的Wu Yong(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其中Jefen是最早在巴黎做发布的,但是目前已经停止了。你分析这个品牌当时做发布的初衷是什么?之后又是为什么放弃了呢?
Z:谢锋在巴黎做发布的品牌不是他在国内销售的主线Jefen,而是Jefen by Frankie。这个系列在国内没有销售。事实上,我们希望品牌发布的和销售的是同一条线,这样对品牌本身比较有利。而且,在巴黎举办了时装发布会,是否就能让消费者无条件地去购买你的产品?一场发布的成本是300万元还是400万元,这是看得到的,它的回报有多少,就很难预期了。没有市场基础,就可能只有投入,没有产出,那么你的资金链、循环链就会受到威胁。
我和谢锋是好朋友,也很了解他。当时他决定参加巴黎时装周的时候,是把这看成历史赋予他的使命,要把中国设计师推向国际。至于最后他自己是不是能做下去,反而不那么重要。
每过10年,现存品牌中大致会有90%走向消亡,只有10%可以走下来。那些消亡的品牌并不是没有起到作用,相反,它们被历史赋予了使命。
B:马可的Wu Yong更加特殊。它是专门为了巴黎时装周而创建的品牌,并且可以说没有任何销售。
Z:马可是一个艺术家,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她的两场发布在巴黎时装周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很多博物馆邀请她去做展览。她选择的是一条艺术道路。
B:所以,目前依然留在巴黎时装周的中国品牌只剩下夏姿·陈一家了。
Z:对。夏姿·陈是参加巴黎时装周时间最长的中国时装品牌,同时也是加入法国高级时装公会的第一个以及唯一一个中国会员。在曾经参加巴黎时装周的三个中国品牌当中,夏姿·陈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个,它的经营模式比较国际化,因此做发布会对它而言是必要的。他们在巴黎的高档地段开设了店铺,海外营业额一直在增长,国外的主流时尚媒体如《Vogue》对他们也很关注。
时装是工业而非艺术,经营者需要把外表绚烂的无形资产转化成有形资产。如果不依托一定的商业手段,那么即便经营者有所坚持,也无法顺势进入商业社会,那么你就out了。你必须经过这一个过程,才能走到下一个过程。发布会不仅是一种营销手段,更是一个销售途径。品牌这一季收到的订单决定了一季的营业额,经营者要依据这个营业额来决定下一季如何扩大产品线。因此发布会对设计师的意义不在于谢幕的一刻,而在于接下来一周内的订货情况。
B:那么在你看来,哪一类设计师适合参加巴黎时装周,哪一类不适合呢?
Z:事实上,想要把品牌推向国际,时装周并不是唯一的途径。去年10月,在巴黎时装周期间,我们在巴黎做了一个名为“中国在巴黎(China in Paris)”的静态展,媒体可以在现场采访,买手也可以订货。参加这个展示的有国内比较资深的设计师和品牌如施杰、郭培、汉帛,也有新锐设计师如Uma Wang、Masha Ma。这个展示仅仅做了一季,就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Uma Wang和Masha Ma——一些非常有名的零售商希望跟她们签约,很快,她们的设计就有望出现在巴黎的好几家百货公司。
而像Uma这样“一夜成名”的设计师——其实她的品牌已经创立了一段时期,但是目前的情况变动性比较大,我觉得她就没有必要做发布会。他们应该用最低的成本拓展销售网络,建立品牌的稳定性和知名度。当然,如果她获得了一笔投资,可以尝试参加巴黎时装周,那为什么不呢?可是另一方面,如果这种投资只是一次性的,那么她的申请也不会获得批准。
这些年轻的设计师非常有头脑。他们知道,时装发布会也只是获得订单、吸引关注的一种手段,在事业发展的某些阶段,这不一定是最有效的手段。想要进入一个市场,首先你的产品一定要进入。想要进入世界,你也不用放弃中国市场。
我每年收到很多品牌的申请,表示他们希望参加巴黎时装周。不过看到前人的例子,一些品牌也认识到,自己可能不适合时装周,并且这也不是必经之路。如果品牌没有销售渠道,也没搞清楚发布的目的,那就完全没有必要参加时装周。
B:是不是用这些金钱和精力来做国内市场,收效会更好?
Z:我的意见是一半一半。中国品牌应该把中国作为战略重点。国外不是营业额的产生地,只要发布会不带来经营亏损,那就可以给国内市场加分。发布会和国外销售是一个营销武器,帮助品牌产生差异化,让它比国内同行生存得更久、更好。
赵倩,法国高级时装公会大中国代表,法新时尚国际机构董事。近年来,她大力促进国际上最具未来影响力的设计师及品牌与中国企业和品牌的多方位合作,同时帮助吉芬、夏姿·陈、例外等品牌进入法国高级成衣和高级时装的官方日程。在她的推荐下,Mouse Ji成为第一个进入巴黎老佛爷百货公司销售的中国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