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这个中国第一次选美大赛、第一座电影院、第一杯啤酒的诞生地,因为刚刚举办的哈尔滨时装周再次站在了时尚的舆论前沿,百年老厂房是否能为冰城续写新的时尚传奇,成为舆论的焦点。在这个产业链并不是很完整,却有着惊人消费数据的地方,设计师们谄媚般地拿出了各家的高级货——皮草,是否如红博商业总经理王丽梅所规划的,将西城红场打造成新锐时尚意见场,虽然时装周举行的此时此刻,这些还有待验证,旧工厂的改造项目也仍在进行中,正如王丽梅所说的,时尚已经开启,精彩无须等待。据她介绍,哈尔滨时装周主题为“发·现”,意为发出哈尔滨时尚最强音,展现哈尔滨时尚新风貌。
虽然参与的设计师面孔中,邓达智、赵卉洲、施杰以及谢海平等人可能已经不再属于新锐设计师的阵容,他们带来的也并不是第一次在媒体面前发布的作品,尤其是选择12月中旬这样的一个时间,很多时尚大事件已经开始进入到盘点时期,表明了这届哈尔滨时装周的启动稍显仓促,尽管这样,哈尔滨时装周还是体体面面的顺利结束,并且轻松赢得了全国主流传媒的普遍关注。一届时装周的成功举办,表象上的贡献在于发现新锐设计力量和新锐设计理念,而其深层次的影响则体现在对整个时尚行业的触动和对服装行业的通路、格局的改变上。恰逢中国服装行业转型升级的时间节点,哈尔滨国际时装周的探索、指导、示范作用显得越发突出。
当时髦哈尔滨遇到新对手
笔挺的西装,精干的神采,2011哈尔滨国际时装周招待酒会上,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一出场就带来一股时尚气息。“这是哈尔滨第一次举办如此规模的时装盛会,场次虽少但定位准确,起点很高。”陈大鹏表示,相信在市政府的重视下,在红博商业的支撑下,已具“国际范”的时装周必将成为冰城的又一张时尚名片。他的出现,是为指定红博西城红场为“中国服装新锐时尚发布基地”而来,陈大鹏表示,冰城的百年历史处处都留有时尚的印记,冰城人爱穿、敢穿、会穿全国闻名。当年的亚麻厂、毛纺织厂,为全国的服装业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在,哈尔滨城镇乡村居民的服装消费总量仍居全国第一。可以说,哈尔滨完全具有成为集设计、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国服装产业重镇的基础和条件。中国服装协会也希望,借此将红博西城红场打造成覆盖远东经济区的一个中国时尚产业基地。陈大鹏介绍说,目前北京、上海、广州三大服装周基本代表了中国时装周的最高水准。与之相比,哈尔滨国际时装周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从工业老厂房的场地设计、时装发布秀的策划水平,到新锐设计师的前沿作品、再到时尚人士的集体关注,本届时装周已经初具国际化风范。“但不可否认的是,欧美等时尚产业发达国家的时装周更具市场化,而我们尚且处在设计展示的阶段”,陈大鹏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时尚产业也必将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哈尔滨国际时装周也必将成为中国时尚产业厚积薄发的新起点。
当杭州设计师遇到零下22度
施杰这次带来了本届哈尔滨时装周的开幕秀,虽然这并非是其作品的首次露面,但是在原来的系列发布中,施杰用心做了调整,其中也包括此次模特只穿外衣内全裸上阵,虽然观者有赞许也有争议,但是相信他们听完这样的解释也将对此释然:“我希望能将作品最为自然、纯净的状态表达出来。”“书者”系列以黑白色调为主,服装整体呈现简约时尚风格,不同材质面料上书法墨迹的晕染装饰成为亮点。在面料的选择上,施杰以天然高品质面辅料为主体,充分发挥宾霸绸缎面料的柔滑垂坠,具有光泽等特点,为其作品中增添不少大自然的亮点。而轻盈的雪纺绸、透明薄纱、精细高弹的氨纶平纹针织面料则具有流畅、飘逸、通透纯净的气息。施杰希望媒体和行业不要以西方传媒和时尚界的观点看待中国的设计师,这样的目光是对中国设计师的误解,就在前不久,香奈儿发布了类似中药包一样的手袋,有媒体调侃,在东风西渐的2011年,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开始启动中国元素,而在这方面,相信他们怎么做都是我们的老祖宗玩剩的了。
当深圳哈尔滨第四次牵手
作为此次活动的协办单位之一的“深圳服装协会”,率团带来了赵卉洲、谢海平和邓达智等设计师助阵哈尔滨时装周。深圳与哈尔滨两地合作,南北互动,渊源已久。此次深圳服装协会组团参加服装周,就是看到“中国服装新锐时尚发布基地”的影响和潜力。早在2005年“第三届深圳国际时装周”就曾移师哈尔滨举办,主题是“深圳—哈尔滨—圣彼得堡共筑新丝绸之路”,精彩地打造了一场当年中国时尚产业领域的巅峰盛宴。作为哈尔滨国际时装周承办方的红博西城红场和协办方的深圳服装协会,此次再度携手,在继承以往时尚、激情的基础上,又有了全新的突破。其合作的形式、内涵和核心价值观已经全面升级。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沈永芳表示,深哈两地联手,不仅改变着旧有中国服装通路的格局,更在开创全新的新商业经济模式,致力于为中国服装业在“后配额时代”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路径,也将为促进中国时尚业的发展、开辟品牌孵化、推介展示及拓展营销通路起到指导和示范作用,诠释出南北时尚、资源整合、国际通路的深层次内涵。深哈合作,其实质是改变中国服装营销的通路,通过资源整合,锁定服装产业中从创意、研发、设计、营销到加工的黄金链条。而随着这一黄金链条被深哈拉紧,极有可能带来中国服装业中心城市的位移效应。随着红博东北品牌运营总部的建立,哈尔滨必将成为东北及内蒙古服装时尚产业的大商贸中心。而深圳凭借联动定址红博西城红场的“中国服装新锐时尚发布基地”,也将时刻把握中国服装新锐时尚的最新风向,继续稳固自己中国服装产业的窗口地位。
当作家遇上服装设计师
当作家遇上服装设计师会撞出怎样的火花?昨日,和夫人、中华服饰文化研究会会长张雪杨,出席了2011哈尔滨国际时装周开幕式。张雪杨是一名服装设计师,她告诉记者,哈尔滨是一个时尚的城市,一个受各国服饰文化影响深远的城市。
张雪杨向记者介绍,中华服饰文化研究会隶属于文化部,主要通过博物馆、故宫对服饰文化进行历史文化研究,研究服饰文化历史代表、文化演变、文化含义。
张雪杨表示:“哈尔滨一直受俄罗斯、日本、韩国的服饰影响,虽然历史不算悠久,但八面来风,哈尔滨这片土地受到了异国服饰文化的影响,即便在文革时期,哈尔滨人对美的追求也没有停滞。今天哈尔滨能够举办国际时装周绝不是偶然的,因为哈尔滨是很有基础、底蕴的城市,而且哈尔滨人穿衣戴帽不在乎钱,在乎是否时尚,对最新的潮流能够接受,这是很多城市所不具备的优势。关键是哈尔滨要坚持,如果只举办这么一次国际时装周,再灿烂也不行,要做成真正有国际影响力的时装周是艰巨的事情,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当文艺青年PK硬汉孙红雷
在哈尔滨国际时装周的开幕现场,“硬汉”孙红雷遇到了文艺青年郭敬明,两人并肩端坐,场面顿时欢乐:一个高大威猛,一个小巧玲珑;一个霸气外露,一个弱不禁风;一个跷着二郎腿,一个更像小学生……美女名嘴刘芳菲“串”起了硬汉与文艺青年的形象“较量”交锋,“硬汉形象”完胜文艺青年,但文艺青年却对时尚有着自己的看法,“时尚不一定就是潮流,也不一定就是追逐某一品牌,时尚应该是自己最喜欢的风格,是一种让别人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的传播工具。”郭敬明表示自己出席公共场合一般会穿着礼服,但在写作的时候大多只穿一件T恤,有时也披一件外套。“我是90后孙红雷。”“硬汉”孙红雷对时尚的理解更是让人叹为观止,“我对时尚的定义就是哈尔滨人穿什么我就穿什么,穿军大衣都是时尚。”在说得刘芳菲一头雾水后,他将原因娓娓道来:“我小的时候,就听吉林、沈阳、广东等外地人说哈尔滨人时髦,这样的观念就根深蒂固地埋在了我的心里,直到去北京上完学,演了几年戏,回到家乡,才发觉真的是这样。哈尔滨人的时尚是天赋,是无处不在的,是生长于哈尔滨人心里的,是这片土壤赋予的,是历史赋予的。”
郭敬明对哈尔滨的印象是:“四年前,我曾来过哈尔滨并到过中央大街。虽然在上海外滩也有许多外国建筑,但这里的欧陆风情还是让我很震撼。”孙红雷在夸哈尔滨时尚的同时却并未忘记揶揄来自上海的郭敬明:“据我所知,哈尔滨是全国最早的大都市,而且是时尚大都市,那个时候,上海还不太行。”
当老工厂遇到文化遗产抢救者
黄永松,现任《汉声》杂志社总策划及艺术指导、中古乡土文化遗产的积极抢救者。在来到红博西城红场那个用厂房改建的时尚秀场时,这位致力于抢救中国历史文化痕迹的老人很是欣喜,忙不迭地拿出照相机对着厂房内的设施、标语、冰雕一通抓拍,他说:“这些都是历史留下的,他们都是有质感的艺术品。”他说起对这次2011哈尔滨国际时尚周的感觉,一脸的赞许,黄永松说:“这个厂房不要在加装现代的元素了,现在它所展现的时尚感已经很完美了,因为这个厂房所表现的是北方特有的阳刚感觉,很有味道,结合了模特们柔美的表演,这两种风格的强烈撞击所迸发出的魅力是很迷人的。”
发现更多的新锐作品,发现更多的时尚亮点,发现更多的创意新人,是本届哈尔滨时装周的主题。为更多的优秀年轻设计师提供创意工作室、乃至扶植、资助新锐品牌的成长,是红博对于“中国服装新锐时尚发布基地”的最有力承托。此外,通过“中国服装新锐设计大赛”的持续举行,也将为众多原创力量提供一个选拔新锐、助推新锐的舞台。通过这样的平台,原创得到鼓励,新锐得到支持,时尚得到创新,中国的服装设计及创意将呈现一个全新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