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在那么小的空间内,几乎全世界的知名品牌都可以找到,但是,就算是同样的品牌,在香港人的身上,却又能够有着截然不同的呈现,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港范儿”。
它追随日本的潮流,但又没有那么极端;它受到欧洲时尚文化的影响,却又少了几分庄严,多出了几分另类与幽默……或者,这就是港口城市的特征,能够海纳百川地接纳各种文化,最终再互相交融并存,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特色。
就像是Titi Kwan为王菲复出演唱会所做的造型,将巴黎找来的童袜变成了帽子,用来与百万水晶灯串成的服装相配;又或者像徐濠萦的搭配那样,让古董衫与Toga的前卫服装也能配合得天衣无缝……没有规矩可言,不理会别人的眼光,“有型”这句香港人的褒奖之言,说的就是这样的态度。
“港范儿”是如何炼成的?
如果要以一个词来形容所谓的“港范儿”,或许用Mix&match来形容最为贴切。不,这不仅仅只是字面意义上的“混搭”,而是包括了从文化、趣味等等多个方面的交融,最终形成了一种迥异于世界上任何城市的风格,那就是香港的潮流。
全世界时尚文化大熔炉
香港虽然不大,但若论各种文化的交融,我想就算在全世界的城市中,也都是名列前茅的。当然,在时装文化方面,对其影响最为深远的还是日本。不但大部分的香港潮人们都有固定到东京去扫货的习惯,那些来自日本的品牌,诸如Bape、Number(N)ine、Undercover、Zucca等,无论是水货还是行货,在香港都卖到成行成市,更不用提Comme des Garcons,大概除了在日本本土外,销量最大的地方就是在香港吧!要不为什么玲姐会专门在香港拍摄某一季的广告呢?
但是,如果简单地认为香港的潮流文化就是完全跟风东京,当然会太过武断。香港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从来不会固步自封,与东京潮人基本上都只穿本土设计不同,香港的时尚潮流更在于一个融合,无论是经典如Chanel、另类如Martin Margiela、新锐如Gareth pugh……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所以,你很难简单归纳出何为“港范儿”,它就像是香港这座城市予人的感觉一样,复杂却又引人入胜。
“有型”比“性感”更重要
这一代的香港女性,几乎都是看着亦舒的小说长大,以白衬衫与蓝布裤的“制服”勾勒出的独立女性形象,深植于心中。所谓的这些“港女”们,有智慧、有自信、有事业,她们并不希望以性感的服饰来取悦男人,她们也没有想要以可爱的造型来博取怜爱,相反,她们所追求的,是要像Helmut Lang、Jil Sander式有品位、有个性的都会女郎,也就是俗称的“有型”!就像是那本著名的《穿Kenzo的女人》中的女主角一样,对于70年代末的时装,她的选择是YSL和Kenzo,言谈之中处处流露出对于“狄波拉式女人”(情妇式的性感装扮)的鄙视,与今天的时髦女性,对于以身材为卖点的“嫩模”的态度几乎是同出一辙。
所以,你大概可以见到,出自香港的这些潮流女星们,从张曼玉、梅艳芳到王菲、郑秀文,再到陈慧琳、梁咏琪,甚至是薛凯琪、蔡卓妍、徐濠萦,每个几乎都是同出一辙般的“纸片人”身材,穿衣风格更是完全不以强调曲线为卖点。就像是林夕那句著名的歌词,“自己都不爱,怎能相爱”,应该也可形容“港女们”的穿衣态度。当然,这或许也是为何纤体公司在香港越开越旺的原因所在。
“妖”到出位才是硬道理
“妖”这个形容词,印象中似乎自罗文开始。据黄伟文在专栏中的回忆:这位当年的时尚偶像曾经有过穿着苏格兰裙坐船过海,到对岸去购买当时还属于稀有物品的时尚杂志。这个在今天都属于前卫的举动,在当年竟然也可以被接纳,足见香港,这个国际性的大都市对事物的包容性及进步的文明。
自罗文过后,“妖”几乎就成为香港歌手的固定形象之一,无论是梅艳芳、张国荣及黄耀明,还是草蜢、郭富城、陈奕迅及郑秀文,毫无例外地都玩起了“妖气冲天”的造型,并一个个地形成了经典。当然,或许你可以说这大部分都是属于舞台形象,但这也并不代表“妖”就不能出现在生活之中。无论是早期的甘国亮,还是今时今日的黄伟文,都是这一派的代表。他们并没有如同张国荣及黄耀明这般本身就带着几分“中性味道”的外表,但却不妨碍他们在穿衣上寻求突破,敢于打破包括性别在内的一切规范。当然,这也构成了“港范儿”的一大特征,就是毫无禁忌,大胆出位才是王道。
拒绝过度隆重,随性战胜一切
那些欧美明星们对于红地毯总是有些诚惶诚恐、胆战心惊,所以每次亮相都恨不得使出浑身解数,务必做到每个细节都完美无瑕,可是,这样的精雕细琢美则美矣,惊喜却永远欠奉。相反,香港的潮人们则总是拒绝过度的隆重,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显示出一种看似不经意,却又仔细计算过的随性态度:诸如陈奕迅将球鞋与西装穿在一起走上红地毯;诸如王菲在颁奖礼上以透明PVC裙搭配毛线热裤;诸如郑秀文在担任金像奖司仪时戴上的超大领结……这都是属于香港潮流的幽默举动。
所以,我们可以看见,同样是Chanel的经典斜纹软呢外套,欧美潮人大多以紧身牛仔裤搭配,而徐濠萦则是穿上棉质哈伦裤与之搭配一样,这种带点玩味的创意,正就是“港范儿”的特征所在。
飞速的流行更替造就了百变本色
香港的节奏究竟有多快,相信去过的人都能体会得到。正因如此,流行的速度在这里也更替得比别的地方更快,今天的潮流到了明天,很可能就会被冠上“Out”的名号!所以,香港的潮人们压力比任何地方大概都会更大,每个人都在琢磨着如何能够给出新的惊喜,这或许就是为何这里能够盛产“百变天后”的原因所在。
从梅艳芳到王菲、郑秀文,再到陈慧琳及容祖儿,不管是实力派还是偶像派,在形象上不断求新求变,才是时装偶像的生存之道。今天你在眉毛上做了手脚,明天我就应该在眼妆上费点功夫;今天你穿了Martin Margiela,明天我就得穿上Ann Demeulemeester……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良性循环,留下了无数的经典造型,也造就了无数的小众品牌走入大众的视野,这应当就是香港潮流所带来的最大贡献。
“港范儿”教我们的那些事
如果说巴黎、米兰的潮流告诉我们每一季的流行趋势;东京、伦敦的潮流向我们展现了时尚的更多可能性;那么,香港的潮流就像是那些著名的买手店一样,作为一个媒介,将无数流行资讯经过提炼、包装、总结过后,再形成一种独特的流行文化,传输至你我的身边。
从小众走向大众的前卫品牌
Titi Kwan将带着水袖的Maison Martin Margiela套在了王菲的身上,从此这个原本只在小众范围内传播的品牌,就开始走入了大众的视野之中,超乎想象的受欢迎程度甚至于可以开设一家专卖店,并且在开业时更被无数报纸杂志争相转载,以至于从0到44的每一个号码所代表的含义,都成为潮人们心照不宣的密码。
这样的“殊荣”当然不仅仅是只有Maison Martin Margiela才能享有,光是王菲一人,就将Ann Demeulemeester、Helmut Lang、Bernhard Willhelm、COSMIC WONDER……带到了大众流行之中,更不用提郑秀文捧红的Dries Van Noten、徐濠萦今天夏天狂爱的MBT、陈冠希至爱的Visvim、黄伟文力撑的Gareth Pugh,甚至让容祖儿成为笑柄的Viktor&Rolf……这些过去在内地名不见经传的品牌,多得这些香港潮流先锋的带动,才成为了大众口口相传的品牌。
“潮”究竟是什么?
正如同很难用语言来形容“时尚”的含义一样,对于从香港这边流传过来的“潮”字,除了从字面上解释是“潮流”的意思外,对于其背后的含义,我们也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如果硬要解释,大概可以这样认为,“潮”更多的是表明“街头时尚”,更为随性、休闲以及先锋,与崇尚优雅高贵的Hi-fashion划下了界限。
或许,“潮”也正是用来描述香港时尚的最好形容词:它并非高不可攀,甚至于可以不用昂贵的名牌来包装;它也可以不需要有很好的品位来支撑,但一定要有自己的态度和个性;它不一定是流芳百世的经典,可以只是一季即逝的时髦玩意儿;它不是需要正襟危坐的华丽晚装,而是T恤、牛仔裤与波鞋;它也不是中环街头上朝九晚五的西装上班族,而是戴着耳机玩着滑板的街头少年……无论如何,这个最能代表“港范儿”的词语,早已深入民心,成为了诠释“时尚”另外一面的最佳代名词。
更新传统购物模式的买手店
在亦舒的经典名作《圆舞》中,描述过一个成功的事业女性,她在时尚资讯尚不发达的时代,凭借着自己的优秀品位,将那些款式时髦,但质地普通的欧洲二三线牌子的服装带到香港,标上一线的价格,短短几年后便筹得了第一桶金,之后再正式取得各大名牌的代理权,从此之后,一家知名的买手店就此诞生。尽管这只不过是小说中的虚构人物,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影射的其实就是Joyce的创始人Joyce Ma。同时,这段故事也告诉了我们,买手店成功的基础之一,必定是买手的品位。与品种繁多的传统百货不同,选择怎样的品牌及款式,如何树立自己的独有风格,都是买手店的生存之道。
如果说Joyce是香港买手店的先驱,那么进入内地市场最早的I.T,则应当是最为潮人熟知的买手店。这个当初以代理日本品牌为主的买手店,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不再仅仅只是单纯的买手店,已经发展成为了一家上市集团,旗下除了代理多个品牌外,更推出了自己的自主品牌,几乎已经可以成为“港范儿”的代名词。
波鞋不再仅仅只是一双鞋
事实上,“波鞋”在粤语的意思就等同于“球鞋”,但不知为何,这个原本只存在于粤语的说法,却流传至整个内地,而波鞋背后所包含的文化,也让它所存在的意义,不仅仅只是作为一双鞋。
事实上,波鞋文化的起源自然并非来自于香港,而是自上世纪70年代的欧美街头文化的影响,在波鞋中融入涂鸦和DJ等文化,从而让它成为了嘻哈一族的“制服”。到了80年代,日本人投入大量的金钱与热情,来翻炒波鞋及其文化,不但哄抬了波鞋的价格,也催生了复古潮流的蔓延,也让无数的运动品牌不断地推出各种复刻版。
当然,一向对于日本潮流紧追不舍的香港潮流文化,也开始“玩”起了波鞋,甚至于在每一期的潮流杂志中,都会对某几款鞋,从起源到设计等多个方面给出详解,渐渐地也将这样的文化,随着“波鞋”这个名号的普及,带到了我们身边。
那些“一呼百应”的潮流领袖
正如黄伟文所说,不是所有的购物狂都能成为时装精。同样的,要成为潮流领袖,自然也绝非易事,除了你的衣着风格要够独特,有一定的代表性,还得有带动潮流的能力,并且还要不断地持续下去。
张曼玉
尽管张曼玉近年来在香港的时间越来越少,但她随性却不失精致的衣着风格却正好是香港潮流的精髓所在,同时,诸如Balenciaga、Givenchy等品牌变为大热,可也有Maggie的一份功劳!
郑秀文
作为香港时尚天后的郑秀文,最近将装饰重点放在了袜子之上,出自法国老牌Les Queues de Sardines的各种色彩鲜艳,甚至还绘有图案的袜子,成为了她的标记。不过,也只有这样的骨感美人才能驾驭,想模仿还得谨慎。
黎坚惠
一部《时装时刻》,让原本隐藏于幕后的黎坚惠,成为了众多人心目中的时尚偶像,更掀起了“每日一拍”的模仿热潮。当然,黎坚惠不仅仅是穿衣极有风格,她对于时尚的独特见解,才是最令人膜拜的原因所在。
徐濠萦
有“潮流教母”之称的徐濠萦,几乎已经成为了时下“港范儿”的代名词。近年来的她,在时尚界的地位日益攀升,除了参加多个品牌活动外,所开设的时装店更是潮人的新聚点,在上一季所代理的健康鞋MBT,更是创下销售佳绩。当然,这也与她每天的穿着在博客中不断亮相有极大关系。
被誉为“最适合穿Dior Homme”的黄耀明,在舞台上的妖艳与生活中的低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无论如何,身为时尚品牌宠儿的他,其一举一动依旧都是潮人们关注的焦点。
王菲
你没有看错,尽管王菲是北京人,但她无论是幕后造型班底,还是平日扫货,都出自香港这个潮流宝地。多年来,曾经带动多个品牌流行的她,今年的新宠则是近两季红到发紫的Celine,其简约而摩登的造型与天后的气质堪称天作之合,什么叫“型”?这里就是样板。
麦浚龙
尽管在娱乐圈的发展一直平平,但麦浚龙的潮流偶像地位却是深入民心,Mastermind JAPAN在香港的走红不得不说有他一份功劳,同时,如今暗自改变着形象的他,时尚潜力更是不容小觑。
黄伟文
如今的黄伟文,早已不再是只在幕后出现的作词人,“时装精”身份深入民心的他,不但时常在各个时尚派对中出现,其时尚专栏更是得到各界追捧,当中所提及的各个品牌,也成为潮人们竞相追逐的目标。
陈冠希
尽管阔别娱乐圈有好一段日子,但陈冠希的潮流地位却丝毫未曾动摇,除了担任品牌代言人外,他自创的品牌更是开设了一家又一家的分店,如今宣告复出的他,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动作出现,足以让人拭目以待。
李灿森
其貌不扬的李灿森,凭着一副平板身材及标准港男式的装扮,成为了“港范儿”的代言人,更被5cm邀请担任客座设计师,足以可见其不俗的衣着品位。如今他更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在潮流界大展拳脚不过只是早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