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虽然在日常服装的领域走向衰微,但如何仍以不同的形式持续的存在;以及当代的时装设计师如何将之时装化、现代化,使其得以持续的发展。
之前在香港历史博物馆看的“历久长新--旗袍的变奏”展览,通过展出280件旗袍、400多张照片及9项录象节目,介绍了旗袍的渊源、1920至1960年代社会及文化的转变与旗袍发展的关系;亦展示1970年代后,旗袍虽然在日常服装的领域走向衰微,但如何仍以不同的形式持续的存在;以及当代的时装设计师如何将之时装化、现代化,使其得以持续的发展。
1937年结伴逛街的旗袍女子
1910至1920年初,时尚初现。
用于旗袍的花钮
40年代的儿童旗袍
40、50年代的格子旗袍
左边为抗战时期,北京的日本商社职员穿着旗袍在做操;右为戴墨镜的时髦旗袍女
30、40年代摩登上海的良友杂志上的旗袍女郎;广生行的宣传广告画
五六十年代的旗袍偏向简洁
旗袍原指清朝八旗妇女的长袍。恋衣癖严重的张爱玲在《更衣记》里写现代旗袍之前的那段中国女性着装:“我们不大能够想象过去的世界,这么迂缓,安静,齐整--在满清三百年的统治下,女人竟没有什么时装可言!一代又一代的人穿着同样的衣服而不觉得厌烦。从十七世纪中叶直到十九世纪末,流行着极度宽大的衫裤,有一种四平八稳的沉着气象。领圈很低,有等于无。”1920年代,随着生活的转变,这样的长袍经过改良,成为了一种新式旗袍,宽身、线条平直、袍身布满精致的刺绣,逐渐发展成为了现代概念的旗袍。
当年今日话旗袍
1930-1940年代,是旗袍发展的黄金时期,由于受西方服饰的影响,旗袍设计变得窄身修长,两侧开高衩,尽显中国女性的体态美,旗袍成为中国妇女最普遍的服饰。当时的国民政府颁布的〈制服条例〉里,将旗袍列为了女子礼服,而一些西方的时装设计大师,最著名者如法国的Paul Poiret,已陆续将中国女装风格结合于自己的时装设计上,美籍华裔女星黄柳霜在走红时期就曾把中国女装带入好莱坞,首席艳星Marlene Dietrich在1932年主演的〈上海快车〉中带起好莱坞电影的中国题材热,中国服装自然也成为一种吸引力,许多在华的外国女性在那时已经开始尝试穿华服,这些都带动了旗袍的改良和流行风潮。尤其是在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大都会里,妇女纷纷穿着旗袍为时尚,〈良友〉、〈妇人画报〉等女性杂志和广告牌上纷纷刊登各种旗袍款式的摩登照,1930年先施公司的对抗洋货时装的国货“时装表演大会”上,就专门有两组“短旗袍”和“长旗袍”的系列。
1950年代后,虽然越来越少人以旗袍作为日常服饰,但一些女性领导如一生执爱旗袍的宋庆龄,或领导人夫人出席国事外交场合时,仍然将旗袍当作礼服,加强了它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至1960年代末,随着大量西式成衣的出现,旗袍在日常服装领域里,逐渐走向了衰微。
香港政府出版的1970年日本万国博览会小册子上突出了穿旗袍的香港女子形象
1960年,香港湾仔,穿旗袍的女子,由香港摄影家邱良先生所摄
1960年香港海港边的红色旗袍女子背影
左边为《苏丝黄的世界》里女主角扮演者关南茜穿着紧身高开叉旗袍的性感形象;右为1960年女星吴丽君的旗袍照
影星林黛的两款黑白色刺绣蕾丝旗袍,手工皆异常精细。
穿旗袍的港姐朱玲玲
左边:2002年,港星杨紫琼穿着这件旗袍参加的第55届戛纳电影节;右边:1977年朱玲玲参加香港小姐竞选的旗袍。
梅艳芳于2002年的演唱会上曾穿着这身旗袍,整件都钉上珠片
时代转变,当旗袍在内地几近销声匿迹时,它在香港依旧以不同的面貌出现,在不同的领域都持续存在。当时旗袍存在的其中一个主要形式是校服,很多学校秉承传统,继续以旗袍为校服,似香港人对这个传统服装仍一直保留着鲜明的印象。曾于香港创立仪态学校的华慧娜女士说:“我从中学时期开始就穿旗袍,绝对是一位旗袍爱好者,其实旗袍既不会过时,又可以于不同场合穿著,只要身材不走样的话,绝对可以穿上十年八载。”
此外选美是保存及传扬旗袍的另一重要途径,自1973年起,每年一度的香港小姐选举,参赛者穿着旗袍的环节,通过电视传播而深入人心。这次展览中最瞩目的展品之一,就是当年朱玲玲参加1977年香港小姐竞选时穿的绿色旗袍,旁边的录象里显示她当时得奖已经多位香港小姐穿着旗袍的片段,其中也包括了之后在〈花样年华〉中将旗袍穿得风情万种的1983年29号的香港小姐比赛中的张曼玉。
右一萧芳芳的旗袍大部分由其母亲成家禾女士设计。
左图右边旗袍为施南生1996年和徐克导演结婚时候穿的旗袍,其他两件为伴娘服装,都由张叔平先生设计
当香港代表前往海外参加国际性选美时,亦多以旗袍为民族服装,以推广其作为“民族服装”的观念,在香港政府出版的1970年日本万国博览会小册子上,也有特别突出的穿旗袍的香港女子形象。而香港女性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以旗袍形象示人,1960年,在香港湾仔,摄影家邱良先生就曾拍下两位身穿旗袍的香港女子的背影,过膝的开衩旗袍,腰身紧绷贴体,充分显示女性体形的曲线美,风姿绰约,引人遐想。
现代改良旗袍
在这次展览中最特别部分,就是剪辑了40多断国、粤语电影中多位女星穿旗袍片段的影象集〈光影中的旗袍〉,和香港各时期一些著名女明星的旗袍展示。尤其是香港五六十年代的著名女星林黛一组精致起旗袍,其中黑白两款镂空蕾丝旗袍,手工完全不亚于当今的高级定制服;而另一位香港女星萧芳芳的旗袍,当中更包括了其母亲成家禾为她设计,与1967年荣获香港十大影星金球奖时穿的旗袍;此外还有施南生1996年和徐克导演结婚时候穿的旗袍和伴娘礼服,皆由张叔平先生设计,2002年,港星杨紫琼参加的第55届戛纳电影节所穿的旗袍亦有展示,而最让人感慨感怀的则是2002、3年梅艳芳于演唱会上曾穿着两件旗袍,其中一件整件都钉上珠片,异常华美。
如今,旗袍已成为超越潮流的经典,也成为了现代设计的灵感来源,亦是重新被诠释的对象。近十几年来,旗袍的元素不断的被引进到现代设计当中,而旗袍在用料、领子、袖子、裙沿、滚边及纽扣等细节上,也在产生着无穷的变化,不停的加入进新时代元素,被现代的时装设计师更广泛的演绎,让它有了更大的空间,被持续的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