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时尚产业在日本的迅猛发展既让国际一线奢侈品牌在日本市场大展拳脚,又推动了日本本土品牌的长足发展,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日系设计大师,帮助日本跻身高端时尚领域之林。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有人说,中国的奢侈品产业是当年日本的重演,不论其正确与否,这都让人不禁自问,中国的高端时尚产业路在何方?
日本,高端时尚的沃土
日本,全球最大、最重要的奢侈品市场之一,每年都为全球奢侈品交易创造35%以上的财政收入,甚至一度创造47%的神话。这里荟萃着全球一线奢侈品牌和难以尽数的中小品牌,并且还有野心勃勃的新锐源源不绝的出现。在奢侈品集团、公司眼里,它是一块高产的沃土,吸金力非比寻常;在对大牌趋之若鹜的消费者眼里,它是购物的天堂,也是烧钱的魔窟。每一年、每一季总有无数忠诚顾客为各大国际名牌的新品“买单”,各自怀着不同的消费心理:有用大牌来增强自信心的,有通过购买奢侈品对自己的社会身份进行理想化定位的,更不乏与亲近好友或公司同事攀比消费的。以东京地区来说,这里可能是全球名牌普及率最高的地方。据统计,东京20岁以上女生92%以上都拥有至少一只Gucci手袋。
不可否认,在世界金融危机中,日本这个奢侈品天堂也被震动了。在09年底举行的2010春夏时装发布周开始的几周前,在日本时尚界一直倍受推崇的山本耀司品牌提交了破产保护。一些国际奢侈品牌退出日本市场,而稍低档次的快速消费时尚品牌U n i c o、H&M、F o r e v e r21等也受到不稳定市场的影响。尽管如此,在日本这个奢侈品行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日系设计大师们仍有着自己的坚持,以他们的努力和各自方式推动着日本高端时尚产业向前发展。
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日系设计师
日本本土奢侈品牌云集,本土品牌也不甘示弱,产生广泛国际影响的设计师不乏其人,如今在米兰、伦敦、纽约等各大时装周上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较早产生国际影响的“蝴蝶夫人”森英惠早在1965年就在纽约举行发布会,当时获得了广泛好评,她既注重民族风格的现代改造,同时又积极吸收欧式风格的长处。有“面料魔术师”之誉的三宅一生,他从东方服饰文化和哲学观之中探求服装功能、装饰和形式之美,以高妙的立体剪裁闻名于世。而“色彩魔术师”高田贤三则不断吸收中国、印度、非洲等地的服饰文化,形成舒适、无束缚感的自我风格,并以变化多端的色彩和图案深受人们喜爱。“另类设计师”川久保玲对“建筑风”廓形情有独钟,强调体外空间的呈现和面料、剪裁、色彩的变化。山本耀司则以和服为基础,通过层叠、悬垂、包缠等手段形成一种与西方截然不同的着装概念。
虽然在快速时尚的冲击下,愈演愈烈的价格战将日本的高端设计师推到危险的边缘,但设计的好坏始终是持续吸引顾客的根源。而且,这些本土品牌不但在设计款式、理念上独具特色,考究的做工和优良的品质也是吸引消费者的主要因素。有些高档面料制造商为高级奢侈时装屋C h a n e l、G u c c i等大牌提供面料,同时也提供给本土品牌。对于消费者来说,相同面料的成品价格悬殊,但品质同样得到保证。所以,不论是时装还是手袋、鞋履配饰,日本本土品牌在质量和价格上都有着很大的竞争力。很多日本本土品牌都认为,最好的选择就是在国内强化他们的核心商业,同时也要重视扩大海外事业,尤其是需求日益增长的中国市场和其他亚洲市场。
除此之外,日系品牌及其设计师们也通过与欧美一线奢侈品大牌合作的方式,开拓发展之路。且不论其是因为经济利益的驱使,还是为了讨本国消费者的欢心,这种东、西方设计观念、理念的交汇确实屡屡带给人们惊喜。比如川久保玲的Commedes Garcons与路易?威登合作,在她设计的手袋上印上L V标志性印花。意大利老牌奢侈品菲拉格慕与日本教父级时尚大师山本耀司联手合作,推出八款限量版女鞋。
最经典的当属村上隆与路易?威登的合作。因为他的加盟,路易·威登原本典雅稳重的三色monogram印花,摇身一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鲜艳色彩:湖蓝、杏黄、粉红……让经典花色重新焕发青春活力,此后更有“花心人”手袋、樱桃手袋、可爱眼睛图案的Eye Love Monogram系列。路易?威登借这位日本设计大师之手,一扫沉沉暮气,一举成为c u t e少女的心头好,至于村上隆的国际声望更是到达顶峰。
中国就是下一个日本?
今天,日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景象轮回一般的在中国重演。1992年,路易?威登在北京王府井开设国内第一家专门店,此后奢侈品狂热一发不可收拾,G u c c i、Christian Dior、Chanel……越来越多的高端消费品进入中国消费者的视野。为了争夺内地奢侈品消费市场,各大品牌争相邀请国内名人代言,百货公司争夺品牌专卖进入白热化。2009年7月,路易?威登亚太地区最大的旗舰店闪耀亮相深圳万象城二期。Prada和Dior也分别准备在杭州万象城开设一千平方米和五百平方米的大型旗舰店。即便是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重创奢侈品产业的2009年,中国奢侈品市场也是全球一个难得的亮点。
在中国奢侈品市场强大的购买力背后,一面是国际品牌的强势进军,另一面却是中国本土品牌的疲软,并没有产生严格意义上的本土奢侈品牌。当高端奢侈品消费逐渐成熟,一国的奢侈品消费就会逐渐由模仿转到制造,意大利、美国、日本都印证了这一点。不过,西方高端时尚品牌以家族传承方式发展壮大,但在中国,绝大多数品牌都还未达到为世人所公认的艺术地位和产业地位。他们或追求暂时的经济利益,或尚未跳出模仿大牌的怪圈,又或坚定信念,精打细磨一个现在还不为人知的品牌。这些品牌及其设计师们的名字也许会泯没在市场竞争的浮光掠影之中。像有些人所预言的那样,他们注定要成为中国高端时尚产业的铺路石。但我们相信,假以时日,中国必然会有属于自己的高端奢侈品牌和站在世界之巅的本土设计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