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研
在瞬息万变的时尚风云中,牛仔裤大约是最经得起考验的了。尤其在历史进入现代,自我、个性、休闲这些生活观念,逐步渗进大众的审美和价值观,牛仔裤作为三位一体的集中体现,顺利完成一个现代人对自己定位的诠释。而且,牛仔这种质地,似乎享有其他面料所无法奢望的特权,在各阶层畅通无阻而不受社会地位及身份的制约。穿牛仔裤,一般来说,既不感觉掉价,也不显得落伍,在这一点,倒有学者所说“平等主义”的意味。另一方面,牛仔裤又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你可以把它当成一块涂鸦之地,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和口号,也可以割几个破洞,充作行为艺术的道具,还可以摇身变成女士们很潮很修身的直筒、喇叭这些时尚符号,也可以被范思哲这样的大品牌所接纳,成为一种象征。
但牛仔裤也并非生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拉斯·史文德森在他的《时尚的哲学》中,概括了牛仔裤的曲线审美路径:“牛仔裤开始是工人的服装,然后沿着社会阶梯向上攀登。然而由于不值钱,它并没有从工人阶级直接进入中产阶级,而是走了一条更加复杂的路径。在工人之后,是艺术家开始穿牛仔裤,接着是左翼政治活动者和摩托党,这赋予牛仔裤一种表达现状的特质。这使得牛仔裤在青年文化中流行起来,又因为年轻的朝气蓬勃开始成为一种审美标准,中产阶级希望穿得更年轻一点,这样牛仔裤很快就在中产阶级中传播开了。”在中产阶级中扎根,或许才算是牛仔裤最好的归宿。毕竟,中产阶级无论消费还是传播文化都是社会主流。
有人将服饰的审美,延伸为“审美意识形态”,乍一看,似乎有些严酷。不过联想一下波希米亚与天鹅绒所弥散出的那种斑斓的怀旧、感伤情调,存在主义者们的代言他们决绝、缄默、愤怒的政治情绪的黑色服饰,还有久远时期无论官服还是龙袍等级鲜明且禁止平民仿制的特定的样式与颜色,就不无感喟。
牛仔裤抓住了时代脉搏的关键词——休闲。休闲本身是一个贵族概念,至少可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之流的哲学家
认为休闲是学问
产生的重要前提,一个疲于奔命的人无论如何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梳理思想的线团。等级森严的漫漫封建时期,闲暇从来也是贵族的特权。
因为现代技术尚未产生,马不停蹄的劳作是普通人的必然命运。
即便进入20世纪,休闲也仍然是获得所谓“诗性”生活的保证,恰如纳博科夫所言:“闲散与优游是诗性的人得以产生的首要条件,否则睿智将无从谈起。”当“休闲”被挪进人人平等的现代社会,就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也可说,尽管我们朝九晚五,两点一线,我们仍然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