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政策对产业转移的引导,行业和企业人士普遍表示欢迎。但针对现有政策相对集中在东南向中西部转移这一个层面的现象,业内人士提出:“产业转移不仅仅是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转移,目前省内转移、逆向转移、‘走出去’等都是纺织业进行结构调整、谋求产业升级的重要实践形式。”
全国纺织产业转移工作交流会现场,虽然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制订的《纺织产业转移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在会议讨论中收获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如企业普遍希望能进一步明确配套措施等,但一些“身经百战”的企业人士认为,《指导意见》出台本身就会对促进产业转移产生积极作用。
“有了方向,我们在实施产业转移的时候就可以用《指导意见》作为政策依据与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申请相应的政策支持。”一位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
产业转移更多显现市场规律促动迹象
其实,相比上世纪90年代初在国家指令下实施却未成功的“东锭西移”,今天悄然兴起的纺织产业转移潮流显然更多地显现出市场规律促动的迹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南沿海纺织经济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迅速发展壮大,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不平衡,为产业流动提供了动因和可能。近年来,随着东南沿海地区各项生产要素成本快速上升,中西部地区临近原材料产地、劳动力供应丰富等优势逐渐显现,纺织产业特别是纺织服装等初加工行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在逐渐加快,部分中西部地区同时也加快了承接转移的步伐,由此带动了纺织产业的区域结构调整步伐。
“近几年中西部纺织投资一直保持三四十个百分点的高速增长,虽说中西部基数较低、投资总额仍比不过东部,但这确实体现了行业投资的一种新的流向。”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吴迪说。
今年上半年,中西部地区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步伐明显快于东部地区。其中,湖南同比增长15.56%,河南增长19.13%,江西增长30.25%,山西增长34.93%,安徽增长41.57%。
统计数字同时反映出纺织产业区域结构调整正在加速。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和投资增幅较大的都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其中纺织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以上的,分别是重庆、四川、江西、湖北、安徽、贵州、湖南、青海。利润有较大增长幅度的有湖北、河南、江西、四川、安徽。
“产业转移已成为促进重庆纺织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据重庆经信厅纺织处处长蒋爱民介绍,近几年重庆纺织经济快速发展,2008年保持了38%的增长,今年前7个月又取得了36%的增长,这得益于东部企业到重庆投资发展。比如山东如意在万州的25万锭紧密纺项目去年已全部投产,雅戈尔、青岛双星的服装制造和物流项目等也在重庆落户。
国家政策旨在以转移促升级带全局
虽说市场规律促使国内产业转移蔚然兴起,但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如何解决增量与存量的矛盾、产品定位差异化的问题、转移所带来的环保问题、承接地区产业配套性差及转移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则迫切需要政策的引导和帮助。
作为《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简称《规划》)的重点任务之一,优化区域布局、促进产业转移既是加速纺织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带动全国东、中、西部全面发展的一个抓手。因此,通过产业转移“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的区域布局,严防低水平产能的转移和扩张”也是《规划》所明确指出的。
遵循《规划》精神,工信部从年初就开始着手制订《纺织产业转移指导意见》。
目前虽然《指导意见》还在修改完善阶段,但其中一些指导思想和原则方向已经成形。据了解,《指导意见》对因地制宜推进纺织产业转移、完善产业承接环境、促进纺织产业层次提高等内容进行了要求和指导,体现了坚持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相结合、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和优化区域布局相结合、坚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推动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据相关人士分析,为减少制约因素、加快政策出台,《指导意见》不会包括太多的具体政策;而国家在庞大的4万亿财政措施之外也不太可能再设立纺织产业转移的专项资金。但可以预期的政策保障措施是,国家现有技术改造、中小企业发展等财政资金,将对产业转移项目给予倾斜支持;此外为了更好地实现资源优化,还将特别支持东部与西部地区企业兼并重组的项目。换句话说,企业在申请以上专项资金的时候,产业转移、东西部企业兼并重组项目都将拿到“高分”。
产业转移形态多样化亟须政策支持
对于政策对产业转移的引导,行业和企业人士普遍表示欢迎。但针对现有政策相对集中在东南向中西部转移这一个层面的现象,业内人士提出:“产业转移不仅仅是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转移,目前省内转移、逆向转移、‘走出去’等都是纺织业进行结构调整、谋求产业升级的重要实践形式。”他们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产业政策时能够考虑到转移形态的多样性和行业整体的科学布局,根据实际情况细化政策,有力推动纺织行业的产业升级。
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谢明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发展的差异就有流动的动因,仅从江苏纺织业发展现状来看,就体现了多种形态的产业转移。”据介绍,近年来江苏纺织服装产业除了向安徽等中西部地区转移外,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骨干企业向苏北地区延伸的省内转移。在省里“跨江发展战略”的积极推动下,波司登、梦兰、晨风、红豆等企业都从苏南实现了跨江转移。同时,由于“凹地效应”明显,苏北地区同时还吸引了上海、浙江和福建的纺织服装企业的转移。此外,江苏帝奥、无锡光明以及红豆集团考虑到成本和出口市场优势,均选择在柬埔寨开设生产和贸易基地。一些江苏企业还将目光投向了埃及、约旦,探索在那里投资兴办企业。为此,江苏省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的政策措施,较好地促进了转移的顺利进行。
“转移是表象,升级是实质。在这一轮产业转移中,我们要着重研究并总结国际产业转移的经验和教训,多研究和总结适合当前中国纺织大环境的转移模式和途径。”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天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