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不久前出台的《山东省服装产业调整振兴意见》(以下简称“振兴意见”)中,将“重点发展西服、高档色织衬衫、系列牛仔服装、男女时装、职业装和高档针织内衣、休闲运动装、针织时装八大类产品”列为振兴重点。为何选择重点发展“八大类”?记者专访了山东省服装行业协会副会长万进。 “传统强项”加快调整 “‘振兴意见’是依据山东省纺织服装‘十一五’规划作出的,目的是保持行业平稳较快发展。”万进介绍,“八大类”中,西服是山东的传统优势服装品类,近年来拥有5个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新郎、仙霞、耶莉娅、红领等品牌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衬衫在山东也有很好的基础,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山东衬衫在全国赫赫有名,尽管后来发展有所趋缓,但是,近几年很多西服企业为了完善产业链,纷纷生产衬衫,高档色织衬衫已成为山东西服企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职业装近年来在山东的发展势头也很快。万进表示,由于职业装的特点很适合正装生产企业,因此,山东几个大的西服企业开拓这一领域后,获得了很好的收益。尽管如此,山东的正装生产企业和国内一流企业还有差距,新郎、耶莉娅等正在加紧进行内部调整,提升品牌的文化含量和技术含量。现在,山东有些西服企业已经在开拓高档市场,发展男正装的高级定制。
为何要将休闲运动装列为山东服装业发展重点?万进认为,这是考虑到未来的市场需求,人们的生活方式将更加休闲,因此休闲运动装的市场潜力巨大。山东不少正装企业已经进入休闲运动装领域,这些企业本来就以内销市场为主,因此,开拓以内销休闲运动装领域有一定优势。 “贴牌大户”培育品牌 万进介绍,牛仔和针织在山东也都有较好的基础。比如,青岛有一些牛仔服企业发展良好,兰雁集团是集纺纱、织布、染整、服装为一体的国内最大牛仔产品生产企业之一。
“山东的针织服装在‘十五’期间就开始发展,在全国占一席之地。”万进说,不过遗憾的是,尽管拥有“即墨针织服装名城”和“即发”、“元首”等龙头企业,但即墨、诸城的针织多数出口国外,以贴牌为主,山东针织服装整体缺乏品牌效应。山东针织业需要创建更多自主品牌,顺应外衣化、时装化的趋势。 “山东的牛仔和针织都面临同样的问题:自主品牌的成长尚处于起步阶段,产品出口以贴牌加工为主,营销渠道开拓能力、推介意识及市场控制力不足。”万进总结说。 “时尚女装”探索合作 山东拥有的4个国家级服装名城中,有两个是男装名城:诸城和郯城,但是,女装却不属于山东的“强项”。“振兴意见”提出“要积极探索女装发展新路子,争取有新突破”。
对此,万进表示,山东女装的品牌影响力整体较弱。烟台女装品牌舒朗算是一枝独秀,去年一举夺得中国服装行业销售利润率百强第一名。山东沿海有一批中小规模女装企业,多为韩国、日本贴牌生产女时装。下一步,山东将加快建设半岛女装加工群,探讨与韩国相关部门和企业面料、设计、信息等多方位交流与合作。另外,还要加强与杭州、广东、深圳等国内女装品牌生产地和集散地企业交流与合作。争取三年之内,培育一批女装自主品牌。 拉长产业链 中国服装协会今年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服装规模以上企业产量达207亿件,其中广东49亿件、浙江41亿件、江苏36亿件、山东26亿件;出口创汇全国1197亿美元,其中广东254亿美元、浙江219亿美元、江苏173亿美元、上海121亿美元、山东77亿美元。目前全国共有35个服装产业特色名城,其中福建、江苏各8个,浙江6个,广东5个,而山东仅有2个。万进认为,山东的产业链综合能力和产业集群建设与南方先进省市相比差距较大。
“振兴意见”中,强调“拉长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万进将这一目标分解为四部分:第一,要以“八大类”为龙头,带动面料、辅料、设计、技术、工艺、品牌、广告、营销、企业文化、服务等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整合与配套发展。第二,加快建设济南、青岛、淄博、烟台、潍坊、威海六大服装工业基地,建设山东西部产业链上中游产品加工基地。第三,重点培育即墨、淄川、洛口、临沂、潍坊等服装、面料、辅料、服饰、纱线综合性市场,完善配套加工基地及物流仓储、餐饮服务等相关设施,构筑生产与市场互动双赢的产销新模式。第四,与有关省市合作建设辅料市场,尽快解决长期制约山东省服装产业链发展的辅料短缺、不配套问题。
另外,要推动和引导山东服装加工产业向本省中西部转移,支持菏泽、聊城、临沂、德州、济宁等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建立服装加工基地和流通市场。加大对服装企业的信贷支持,整合财政及有关部门用于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重点向服装企业倾斜。制定并完善服装行业准入条件,指导行业规范发展。
力挺“211” 在历年全国服装行业百强企业排名中,山东省10家以上企业入选,最多时达17家。目前,山东服装业拥有中国名牌12个、中国驰名商标8个、山东名牌43个、山东著名商标51个。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30%左右的技术装备已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其中70%以上的专用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振兴意见”中提出,到2011年,山东服装业要达到以下目标:规模以上服装企业产量35–40亿件,出口创汇120亿美元;主要企业装备居国内先进水平的比重达到80%,其中居国际先进水平的达到40%;重点培育20个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自主品牌,提高行业自主品牌产品出口的比重;中国名牌达到15个,中国驰名商标达到12个,山东名牌达到50个,山东著名商标60个。
“总结起来,就是重点发展“211”,万进解释说,“2”是培育20个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品牌企业,提高品牌企业的市场控制力,鼓励和引导品牌企业走出去,通过收购、入股等形式进行品牌收购,提高纺织服装自有品牌出口的比重;“1”是培育10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较强、创新能力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企业技术中心,提升骨干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支持引导重点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联合共建工程及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行业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努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及“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另一个“1”是培育10个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加大自主品牌的文化和时尚含量,同时为培育国际有影响力的品牌打好基础。
三言两语说规划
针对振兴意见,山东省服装行业协会已制定了具体落实步骤,在第一时间便向行业企业下发了征求意见通知,并本着早争取、早落实,真正急企业所急,帮企业所需,解企业所难的服务宗旨,切实发挥好协会连接政府和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引领整个行业实现调整振兴的各项目标。目前协会正在围绕规划,开始 “拉好单子”,也就是拉好“振兴意见”重点扶持的五个单子:一是应对危机,保增长的技术改造项目单子;二是10家创建国内一流水平的企业技术中心的单子;三是20家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自主品牌的单子;四是15家中国名牌和12家中国驰名商标的单子;五是50家山东名牌和60家山东著名商标的单子。
万进告诉记者:“不少企业反映‘振兴意见’制定得很好,企业目前最关心的是如何落实。面对目前的特殊形势,我们需要加快落实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