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下乡:农民收入是关键
2月20日讯“如果把钱用在国内市场和国内消费者身上,花同样的成本,产生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中国第一纺织网总编辑汪前进日前向记者表示。
尽管比不上“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的振臂一呼应者云集,2008年,备受冲击的中国纺织业也在海内外消费需求下降的背景下,达成了“扩大内需就要开拓农村市场”的共识。
农村潜力最大
出口的急剧下降显然是“纺织下乡”这个名词近期频频被提及的重要原因。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2009年1月全国重点出口商品量值表统计数据,1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共出口152.3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近1亿美元,同比增幅为-0.65%,出口增速延续了2008年的低迷态势。
顺理成章,拥有8亿多人口的农村市场在众多厂商眼中成为遍布金矿的处女地。中国第一纺织网研究估计,农村市场蕴含了接近8000亿元的服装内销规模。“我觉得,纺织品服装内销最大的潜力市场还是在农村。从2008年数据来看,城镇居民每年衣着支出在1000元以上,农村却不到200元,基本上相当于城镇的1/5左右。”汪前进认为,农村市场大有消费潜力可挖。
渠道仍是最难
有市场并不代表有销量。对于众多中国纺织企业来说,建立顺畅的销售渠道仍是摆在面前的第一道难题。
“纺织下乡和出口转内销一样,如果只靠工厂自己的力量,构建销售渠道的困难一点也不小。”江苏泰州一家外贸公司的业务员小田告诉记者,自己现在已经开始帮一些厂家做内销的生意。虽然“对这行比较熟”,但他现在最主要的销售渠道仍是在通过网店零售的同时,寻找前来批发商品的下家,还没想到好的办法。
“各个省市应该设立多个类似于食品连锁店式的纺织服装生产与批发点,这样还能降低产品运输成本。”中国化纤与纺织行业协会特聘专家顾超英建议。
但有“家电下乡”珠玉在前,业内人士也希望能“好风凭借力”。汪前进就表示:“如果政府能把用于补贴出口退税的几十亿元拿来进行类似于家电下乡的纺织品下乡补贴,效果可能会更直接、更明显。”
收入决定效果
构想在现实面前驻足不前,也暴露了过去中国纺织业对农村市场缺乏了解。顾超英向记者表示。2009年,我国纺织行业必须针对国内市场各个领域对纺织品的不同需求,开发更加新颖的产品,“去应对城市与乡村消费者不同的口味”。
她认为不能把纺织下乡简单理解为便宜货下乡甚至是垃圾货下乡,“现在有很多农村消费者,无论是在产品原材料方面,还是式样和质量等方面,都已经有了更高的要求。”
而平安证券研究员区志航提出,刺激内需的政策对我国中高端服装自主品牌来说有些“不痒不疼”,即使启动纺织下乡也难以有太大的效应。“毕竟农民收入实际增长或者衣服消费意愿并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