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表示虽然短期内难以直接受益但长期无疑是重大利好
2月11日讯“虽然此次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台,短期内我们不会直接受益,但是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至15%,为我们的一些以出口为主的客户解了燃眉之急。只有他们好了,我们才能好起来。”上海凯利纺织五金公司董事长王清兰朴素的话语道出了纺机企业的心声。尽管短期内企业难以从纺织工业和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利好政策中获益,但规划明确了产业调整的方向,更进一步提振了企业的信心。
2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纺织工业和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此次纺织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在新增中央投资中设立专项,重点支持纺纱织造、印染、化纤等行业技术进步,推进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化,提高纺织装备自主化水平。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也提出,要结合钢铁、汽车、纺织等大产业的重点项目,推进装备自主化。在新增中央投资中安排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建立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风险补偿机制;增加出口信贷额度,支持装备产品出口;鼓励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对部分确有必要进口的关键部件及原材料,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纺机行业既属于装备制造业,又是纺织行业的上游产业,除了受益于装备行业调整振兴规划外,也受益于纺织业的调整振兴规划。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多数纺机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增幅大幅下滑,企业利润减少,后续订单也呈现出急剧下降趋势。两项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让众多企业感受到政策暖风拂面而来,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邯郸金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书颂表示,自己的公司成立刚刚一年,生产规模也不大,很难获得国家专项资金支持,但公司生产的新型打包机用工少、用电省、使用寿命长、生产效率高,符合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的节能增效发展方向。这让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两项规划中都提到了装备自主化的目标,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还把零部件的技术提高提升到重要位置。王清兰表示,企业自主开发的空气捻接器是自动络筒机的关键部件,虽然尚处在试用阶段,但自己对产品的技术水平很有信心。企业正通过地方有关部门积极争取有关专项资金支持,争取早日实现替代进口的目标。
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副总裁郑建华认为,目前装备制造业的国产化难题,最主要的还不是科技攻关,而是市场培育。规划最令人鼓舞的一条,就在于提出建立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风险补偿机制。有关专家表示,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首次提出要建立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风险补偿机制,这是鼓励企业订购和使用国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重要措施,可以减轻我国企业对于尝试使用国产首台(套)设备的风险,对于我国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将是一个重大的促进。有了这层保护,相信会有更多的企业愿意尝试价格较低、风险有补偿的国内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