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品牌,生于淘宝、长于淘宝。
然而,在喜人的财富故事背后,淘品牌其实还面临着众多问题,比如如何让淘品牌真正成为一个品牌,如何面对传统品牌上线的挑战,如何处理与风投的关系?
2008年,17名员工,年销售额130万元;2009年,180名员工,销售额1280万;2010年,420多人,销售额9000多万元,接近亿元大关。韩都衣舍,山东济南万维嘉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运作的一个淘品牌,它的快速生长,不但在山东,在整个淘宝网都是一个传奇。
刚起步时对服装完全没概念
2007年底之前,韩都衣舍总经理赵迎光在网上卖过化妆品销售、防辐射孕妇装,然而,效果都不尽如人意。正找不到方向时,他去韩国找朋友玩,一次意外的介绍,见到了一位电子商务公司的社长。
“去之前,我脑海里想:一个网站一天可以卖到100单就很牛了,但是2007年底的时候这个公司做了四年半,一天发到4万单。”于是,他向这位韩国公司的社长请教怎么做电子商务。
这位韩国社长给了赵迎光三条电商箴言:第一,要做女装;第二,要有自己的牌子,不能卖别人的货;第三,款式多、更新快是女装的制胜法宝。
取得真经之后的赵迎光回国以后,和几个朋友聚到一起,商量在网上卖女装。但困难的是,他们几人中没有一个人懂得品牌运作,对服装也完全没有概念,而且济南没有好的服装设计师,也没有好的加工厂,在这样的条件下,赵迎光想要自创一个女装品牌,简直是天方夜谭。
不过,看到自己的短处后,赵迎光也发掘了自己的优势:韩语专业毕业,在韩国工作多年。“一个济南出来的女装品牌似乎是没人认可的,但如果说在济南做一个韩国风的品牌,好像感觉还不错。”产品风格定位后,由于设计、生产力量也存在短板,赵迎光决定做渠道品牌,从代购起步。
“因为代购比较好做,但是那时候并没有想一直做代购下去,仅仅是为了培养和锻炼这帮我们认为懂设计、懂服装的人,让他们再懂网络。”赵迎光就从代购起家,培养他的“四有新人”——懂韩语、懂设计、懂网络、懂营销,
之后,赵迎光组建了“买手”小组,他的买手,是到韩国采购服装的人员,也就是韩都衣舍的“选款师”。“没叫设计师小组,因为水平还不够,到目前为止买手小组大概有31个,在2011年希望能做到100个,每个小组5—6个人。”赵迎光说。
另外,赵迎光还在韩国设立了分公司,每个买手小组负责关注10—20个韩国品牌的产品动态,同时,买手小组还与韩国的很多品牌保持密切的业务联系。这保证了产品挖掘的深度和广度。
遭同行鄙视后大力推广品牌
赵迎光到现在仍为自己当年做代购的创新而自豪。那时候,所有的韩国代购都会把韩国品牌名写在产品名称里,然而,韩国服装代购一般的利润也就10%,代购店铺多了以后竞争异常激烈,导致每个店都赚不了钱。
“我们就开始创新,把原来的品牌名称隐去,产品名称前写韩都衣舍,每件产品价格在成本价的基础上至少乘以2。”
那时候,一个代购网店一天上二三十个款就已经很不错了,赵迎光疯的时候曾经一天上新款500个。“我们顾客来了之后,看每天都有大量的新款上来,看好了之后发现别的店铺根本找不到这一款,但是又非常喜欢,即使价格很高也照样买。”
从2008年3月份开始做代购,做了7个月后,赵迎光做到了淘宝网上韩国代购的第一名。虽然如此,很多同行对韩都衣舍却是有点“鄙视”的。
“其实淘宝对我们非常质疑,包括我到杭州、北京参加一些会议,有人就会说你们韩都衣舍不就是一个卖货的吗?乱七八糟,要什么没什么。你们就是一个卖货的,不要给我谈什么品牌和理想。”赵迎光回忆说。
虽然被同行鄙视,但2008、2009年的日子里,赵迎光其实很幸福,“就像在低谷买到股票一样,在窃喜。”铆足了两年劲儿之后,他觉得自己已准备得差不多了。2010年,韩都衣舍开始了大力度的品牌推广与供应链整合。
首先,赵迎光与淘宝网签了300万元的广告合同。“2009年12月份的时候我们销售额刚过200万,刚过200万的时候淘宝来问我们,你们要不要签一个框架,签一个广告?我说可以签,可以试试,明年赌一把。”之后,韩都衣舍的买手小组开始规模复制,并介入生产。
“像我们这种外行做的品牌,所有淘品牌都面临质量的问题,所以我们介入生产,整合上游供应链。”赵迎光说,“反向整合了产品质量,所以韩都衣舍的衣服不像以前那么烂了,会越来越好,顾客黏性不断增强。”
韩都衣舍在去年的疯狂业绩,与赵迎光300万元的广告投入密切相关。然而,2011年各大网站的广告报价普遍上涨,对于像韩都衣舍这样的依赖广告投放的淘品牌来说,今年的营销成本将大大提高。他们要做的是如何让自己的营销更精准、让顾客更忠诚,并成为一个拥有众多“粉丝”的品牌。当然,这需要时间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