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东大街有家“古着”服饰店。无论是店门前摆放着的老式夏普双卡录音机,还是店内悬挂着的上世纪60年代产牛仔裤,都在讲述着店主人的怀旧品位。
店主人刘耗,留一头长发,脚踏嬉皮士风格的红色皮靴,这个摇滚青年还是摇滚乐队“JOY SIDE”的贝司手,他全凭自己对于古着的爱好开出这家小店,并且还获得了不错的回报。现如今,小店的月销售额已经超过万元。
提起“古着”,不少读者可能都是头回听说。不过这种由老旧服饰衍生的服装文化在国外市场已经十分流行。一件服饰要想达到古着的水准,必须得是出身名门,款式经典,而且做工结实,经得起岁月的打磨。一件真正的好古着,价格往往高达数千元,其作为艺术品的收藏价值远远大于服装本身。
从一条牛仔裤认识古着
“我第一次接触到古着服装,是在1998年,当时一位国外的朋友送给我一条上世纪80年代产,英格兰制造的里维斯牛仔裤。”刘耗说,自己立刻被“古着”镇住了。“一条牛仔裤,历经20年之后,居然每一匝缝针还是那么结实,而且岁月的流逝反而让它显示出不一样的色泽和造型,现在那种穿一两年就坏的牛仔裤跟它完全没法比。”
自此,对古着产生浓厚兴趣的刘耗开始收藏古着服装,了解古着文化。“所谓‘古着’,在国外年轻人中十分流行。欧美多称为VINTAGE(复古),依照字面意思,古着属于‘二手服装’,但可并不是所有的二手服饰都可称为古着。”刘耗表示,年代较早,做工精细的牛仔裤;质地坚韧,越旧越好看的老式皮夹克,都属于“古着”的范畴。
随着自己的古着收藏品越来越多,刘耗开始萌生开店的想法。2004年,他把店开在了西四一条胡同里,这也是北京第一家真正的“古着”服饰店。
凭眼光到国外淘精品
让刘耗没想到的是,本来抱着“试试看”想法经营的小店,开业之后立即顾客盈门。“乐队里的,玩音乐认识的朋友,听说我开了一家这样的店,一窝蜂的都来捧场。”刘耗说,小店第一个月的销售额就突破了一万元,大部分货物销售一空。
小店经营红火,刘耗必须开拓自己的进货渠道。“其实在欧美国家,类似的VINTAGE复古服饰店不少,很多年轻人都是古着的爱好者。不过要想在小店里淘到精品,还需要一定的鉴赏眼光。”通过联系国外的朋友,刘耗逐渐将自己的进货渠道扩展到美国、日本等,小店的经营品种也从经典牛仔裤延伸到上衣、皮鞋等。
三年的积累,小店的总利润已经接近20万元,而刘耗也不再满足于原有的小店面。2007年,他把这笔资金全部拿出来,在鼓楼东大街租下一间门面,给古着店来了个改头换面。
不过,由于古着在北京还属于受众面较小的新鲜事物,刘耗也免不了面对一些不被理解的烦恼。“有的消费者一听说是二手衣服,立刻就觉得价格太高没法接受,甚至还有人认为这些东西都是别人穿过的,不卫生。”刘耗说,实际上所有的古着服装在上市销售之前都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而且古着在很大程度上就像邮票、纪念币一样,是收藏品,并不是普通服装。
在进货中补充古着知识
如今,刘耗的古着小店在北京的古着圈子里已小有名气,月销售额也稳定在一万元左右。对于现状,刘耗说自己“很满足”。
“现在的服装,大多数都是流水线生产,一模一样的图案和造型,一点个性都没有,但古着就有着惟一性。”刘耗表示,自己的小店之所以能逐渐受到认可,最主要的原因是迎合了年轻人追求个性的心理。
刘耗的古着小店不仅为他挣钱,还能帮他不断在进货中补充、完善古着收藏,学习到更多的知识。“现在我已经淘到了里维斯的‘元年’牛仔裤。经过几十年,现在把裤腿绑在汽车上还能拖车,这做工就是能做到这么结实!”对自己的得意收藏一件一件如数家珍,也是刘耗乐此不疲的一件事。
谈到未来,这个无忧无虑的年轻人说自己还没想得那么长远。“经营着这家小店,和朋友们一起分享收藏古着的快乐,每个星期去和乐队一起排练、演出,这样的生活让我觉得很充实。”刘耗笑着说完这句话,起身迎向几位刚刚走进店门的年轻顾客。RJ200
采访后记
“古着”是年轻人的流行文化中显现的商机,但它也是建立在店主人刘耗对于古着商品的爱好和收藏基础之上的。刘耗的经营成功,貌似无心插柳柳成荫,但如果没有他浓厚的兴趣、爱好以及钻研,恐怕创业成功也没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