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地摊的队伍中多了很多年轻白领的身影
等待顾客“上门”
“走,摆地摊去!”如果年轻时尚的女同事下班后如此邀约,你一定以为是故意逗乐。可如今,这不一定是开玩笑!只要稍留心身边的地摊族,你会发现,队伍中年轻人的身影越来越多,尤其是时尚靓丽的女性。其中,隐匿着不少收入稳定的公司白领,她们白天穿职业装出入高档写字楼,晚上和周末,则换上简单的T恤,摇身变为地摊老板。
摆地摊,不是她们的谋生手段,她们或为追求练摊中的简单快乐,或为释放工作中的压力,或为结识更多的朋友……
不赚钱赚快乐
“韩版T恤,28块一件,便宜又好看……”熟练的叫卖声来自26岁的王娟口中。“美女,来挑一件嘛,你身材恁个好,穿这件肯定乖……”前日下午,重庆教育学院附近街头,不少地摊族拉开叫卖的阵势,王娟就是其中一员。
王娟穿着印着卡通图案的黄色T恤,卷发随意盘起,大耳环,精心修饰过的指甲,时尚而休闲。除了练摊两个多月的身份,家住南岸区回龙湾小区的王娟是某房地产公司策划部职员,月薪3000元左右。
王娟摆地摊,起于一句玩笑。王娟和好友灵子都是“淘宝网”的“发烧友”,晚上大部分时间几乎都流连于网上商店,不知不觉中买了很多东西。有次,两人发现街边不少地摊货都是网上常见商品,价格却贵很多。“干脆我们也来摆地摊。”灵子开玩笑说,王娟却听进去了。当晚,王娟回家查资料,发现上海、天津等地,有很多年轻白领早已加入地摊族,在摆地摊中品味生活的乐趣。一番软磨硬泡,王娟说服了灵子,两人开始了摆地摊的生涯。
“老板,你身上这件T恤好乖哟,有卖不?”一学生打扮的女孩看上了王娟身上的衣服。“有有有,还有好几个颜色。”王娟赶紧介绍。一番讨价还价后,女学生用20元买走一件绿色T恤。这笔生意,王娟几乎没赚到钱,“进价都是18块”。王娟说,自己是在享受别人的称赞中高兴“昏”了,“一念之差”,就忘了“赚钱”二字。
其实,当了两个月地摊老板,王娟和灵子赚的钱,几乎都花在了路费和饮食费上。为了赶时间占场地,两人下班后经常打车。有时,好不容易卖了一件衣服,赚的钱转眼间就被换成了两瓶饮料。更不用说,两人还常常吃大餐来犒劳自己。
“没赚到钱,但赚了很多快乐。”王娟说,她和朋友在乎的只是练摊过程中的快乐,甚至连遭遇城管驱赶的经历,她都觉得是种难得的人生体验。王娟介绍,有一次,她刚把地摊铺开,就听摊友说城管要“大扫荡”。话未落音,城管就来了。王娟和朋友赶紧收衣服开溜,“动作之快,连自己都吃惊”。回忆跟城管“打游击战”的经历,王娟忍俊不禁。
虽然,快乐是王娟们最主要的目的,但她们也有底线——不能“亏本”。“摆地摊以来,我以前每个月在淘宝网上花的冤枉钱,几乎都被省下来了,花钱也晓得精打细算了,逛街时,讨价还价的功夫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细数摆地摊后的收益,笑容在王娟的脸上尽情绽放。
甩掉“干物女”帽子
如果说王娟和灵子摆地摊,让人有“没事找事”的感觉,那么“蚊子”的理由更让人大跌眼镜——结束朋友眼中“干物女”的生活。
“干物女”,网络流行词汇,指一些都市年轻单身女性假日不出门、不化妆,追求懒散闲适生活,独自躲在家中上网、看电视或睡觉……27岁的“蚊子”就是一位“干物女”,每天过着家里到写字楼两点一线的生活。周末,宁愿不洗脸、不梳头,在家看一天碟子,也不愿出门应朋友的聚会,“嫌麻烦或懒得动”。由此,朋友们送“蚊子”一顶“干物女”的帽子。
家住南岸区四公里的“蚊子”,供职于某律师事务所,每天周旋于各种案件和枯燥的法律条文中,“蚊子”觉得生活除了无聊还是无聊。“讨厌大家喊我‘干物女’。”为甩掉这个外号,“蚊子”决定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
“蚊子”读大学时摆过地摊,情人节、圣诞节,和室友卖过玫瑰、圣诞帽等。前几个月,“蚊子”发现很多年轻男女在附近摆地摊,顿时,触动了她曾经的“地摊情结”。“蚊子”把此想法告诉了两位曾一起摆地摊的室友,三人一拍即合。5月10日,“蚊子”和同伴开始摆地摊卖各种饰品。“地点不固定,有时在高校附近,有时到永辉超市旁,下雨时,也许到地下通道……”
地摊一摆,“蚊子”的空余时间几乎都耗在了与顾客们“唇枪舌剑”的较量中。如此一来,摆地摊似乎影响了“蚊子”的工作。“才不会。相反,我工作效率还提高了。”“蚊子”称,之前,因厌倦枯燥乏味的生活状态,工作缺乏激情,原可提前完成的工作总是一拖再拖。摆地摊后,“蚊子”总是想方设法提高工作效率。练摊过程中,“蚊子”的交际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为工作带来了很多方便。
地摊摆了不到一月,“干物女”帽子在“蚊子”的生活中悄无声息地消失。
为开店创业热身
“累!”这是刘毓在“地摊族”中“厮杀”两个多月最直观的感受。年近30岁的刘毓(化名),家住渝中区莲花池,从事保险工作。收入虽不错,因房贷和孩子上学等各种开支,日子仍过得有些紧巴。
刘毓曾在网上开过小店,因经营不善,亏损几个月后,小店夭折,家里堆放了一大堆未卖掉的商品。随着年轻“地摊族”的异军突起,刘毓在家人的一片反对声中,一头扎进了摆地摊的队伍。
现实中的摆地摊,跟网上开店完全是两码事。第一次摆地摊,因跟老公赌气,刘毓独自搬出积压的商品,在临江门地下通道摆卖。“整晚心都怦怦直跳,生怕碰到同事,担心被城管发现……”当晚,刘毓卖出六件商品,坚定了她继续摆地摊的信心。见刘毓铁了心,老公只好帮她摆卖。
“收入虽不多,但每天的小菜钱还是赚得到。”刘毓笑称,摆地摊目的很明确,就是贴补家用。问及是否将摆地摊进行到底,刘毓夫妇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他们说,已有自己开店做生意的打算,“摆地摊就当作我们创业的起点吧”。本报记者 张水红 摄影报道 主持人 张一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