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我真是不甘心哪。”发出这番感慨的就是此刻坐在我对面的刘总。想想也是,来自上海的刘总辛辛苦苦把产品研发了四年,使一款化妆品无论是工艺还是技术都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遗憾的是,由于不擅营销,产品至今还大多沉睡仓库,看到别的不如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卖得红红火火,他心里真是五味杂陈。事实上,在这个社会,作为企业老板来说,不懂营销,必定要吃大亏。怎么办?是继续沉迷于技术完善还是尽快实现营销转型。在我看来,在目前状态下沉迷于前者只会加速他的衰亡,而着眼于后者才真正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机会。本文发表于博锐|boraid|刘总的经历告诉我们,这年头,你辛辛苦苦研发生产出来的产品,如果得不到市场承认,迟迟成为不了商品,就象一个长不大的孩子,那种内心的憋气郁闷只有自己深刻体会到。看看吧,产品同质化、营销同质化搞得人们眼花缭乱,不知从何下手。如何让自身产品迅速占据消费者心智资源,以便在市场上快速占位,真正激发有效的购买需求,是许多企业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并最终需落实执行的头等大事。当然,品牌企业要好些,由于在市场上左冲右杀身经百战基本上得到了认可,接下来无非是让消费者如何进一步产生忠诚度、满意度的问题了。而其他一些产品呢?缺资金、少资源、无品牌、无人才,在市场上认知度都没有,又何来忠诚度?表面看起来,营销似乎很简单嘛,这不,道理上是这样讲的,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我们必须开发出令他们满意的产品,制订合适的价格,将产品发往正确的渠道,(让存在需求的地方能够买得到我们的产品),然后,通过促销活动使人们知道并了解我们的产品。事实上,恰恰看似简单的东西,其实是最难把握的,因为它是一项系统工程。现在,关注市场和了解市场的人们都会知道,假如一家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消费者的接纳和追捧,等待这家企业的只有倒闭和破产。为什么?理由其实很简单,产品成不了市场上流通的商品,生产的愈多,除了增加库存其实质就是生产资源的极度浪费。这年头,一家缺乏市场导向的企业,其老板的日子,除了如热锅上的蚂蚁难熬外,那更是自尊的殒落。怎么办?其实也简单,借势借力,整合资源。遗憾的是,现在的老板开放思维的少,一厢情愿的多,摆不正心态,认不清形势,不主动出击,不明辨事理,死守着一堆大量积压的产品又有什么意义?品牌营销专家于斐先生认为,市场上最不缺的就是产品,一个企业如果营销上不具优势,完全可以借助外脑的帮助,寻求到这方面擅长和杰出的“另一半”,补其所短,扬其所长。通过双方的整合、联盟,以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准确锁定有效目标消费群,然后有的放矢,针对性的加以个性化引导,以品牌的力量不断给予刺激,以品质的精良不断添加温暖,我想,成就一番事业一定是大有可为的。事实上,几年来,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已先后助推许多原本弱势的企业最终整合资源、扬长避短走上了业务良性循环的金光大道。为此,对于一些尚没有头绪的企业来说,赶快要觉醒更要清醒并付诸行动了。否则,死守着一堆没有市场价值、成不了商品的积压产品,时间一长,对你也就愈加不利,不管拥有什么专利、什么技术,其结果就是死路一条。真的,不是什么危言耸听,作为企业老板,如果你的产品没有市场,那实在是自尊的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