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讯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认真实施高新技术赶超战略,优势产业、大企业集团和知名品牌带动战略,沿海开发战略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加快产业集聚,全市产业集群实现快速发展。今年1至4月份,全市4313户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75.4亿元,增长17.2%。 坚持规划先行,引导产业集聚。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国内一流研究咨询机构一起论证制定了《工业结构调整与发展规划》、《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等发展规划,对全市加工制造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空间布局和产业重点作出重新修订和完善。确定了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提升机械装备、纺织服装等传统支柱产业的工作思路。同时,全面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实行政务公开、“一条龙”审批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加大科学投入,培植产业集群。把加大投入作为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重点,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成长规律,通过持续不断地加大投入,拉长、加宽、增厚主导产业链条,扩张壮大骨干企业,促进同类中小企业自觉对接,提高产业聚集度和竞争辐射力。随着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迅速落地开花。 构建产业集群创新体系,推动产业集群升级。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意见》等政策,并设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支持重点企业高新技术研发平台建设。目前全市企业拥有市级以上技术中心98家,企业博士后研究工作站5处。同时,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引导产业集聚,目前全市工业已拥有18个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31个。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推动产业集聚。在搞好引进内资的同时,下大力气抓好境外资金的引进,认真研究和把握国际国内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的趋势,突出产业链、产品链、基地型项目的招商,突出产权转让和利用外资,积极推进支柱产业融入国际分工体系。目前已有13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投资落户潍坊,支柱产业依托优势企业与国内外优强企业的战略合作已全面展开。提升工业园区,推进产业集聚。积极导入循环经济理念,明确园区功能定位,突出行业特点,最大限度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全市已有39家企业获准“退城进园”。目前,我市确定的主导产业经济总量已占全市的80%以上,初步建立起了具有规模技术优势的海洋化工基地、产业链条完整的动力装备基地和特色优势明显的纺织服装基地。规范上市,多渠道筹措集群建设资金。围绕解决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资金问题,在公共财政、银企联合的支持重点上,由支持单个企业转向支持支柱产业,特别把培植企业上市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每个支柱产业都确定几家企业进行重点指导扶持;在上市渠道上,因企制宜,境内外上市并举,争取更多的企业成为上市公司。目前,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8家,股票20只,位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