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和缺货在每个企业、代理商、经销商中都会出现。库存越多将对企业和代理商、经销商带来不良的影响,甚至会营销资金的积累和流动。而缺货则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那么库存和缺货是如何产生的?又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服装鞋帽行业流行趋势明显,女士鞋业更是一年一个趋势。过量的预计款式的客户消费量,导致了实际需求没有那么高的时候,积压就成了必然的结果。现在经销商为了保护自己,选择供应商时,都要求厂家帮助消化滞销、过季的女鞋。
在企业的每年订货会中,各代理商不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情况下单,而是看别人对某种样式的产品下单较多,大家一窝蜂都去下单。而企业也常常主观地认为大家订货多的款式一定流行,客户一定认可。没有很好地参考本地市场的流行趋势、客户喜好,一切全凭经验。结果,一旦大家订货的款式并不能打动客户的心,滞销的情况自然也就发生了。
那缺货是怎么发生的呢?也许两种原因造成了这种情况的出现:流行款式没有把握准确,生产供应迅速调整的能力不足。订货会时,设计部门根据国际潮流设计的女鞋没有被大家所认同,订货量较少,等到市场对某几款女鞋反馈出极大的需求量的时候,生产线正在为加工其他款式鞋而加班,而渠道、分公司真正需要的款式订单只能延后。等到订单转化成成品的时候,客户已经转向其他供应商那里了。
不管是产品生产过得导致库存还是缺货,其原因在与,信息失真,信息滞后,信息缺少共享。
发现了问题的本源。那么是什么导致这种情况发生?
首先是需求的反映不真实,库存周转缓慢。代理商在订货时,缺少客观性,对本地区的销售库存情况不是非常清楚,只是采取扩大订货批量的方式,来避免不同款式可能缺货的风险。代理商的仓库中积压着三年的库存,没有消化掉,又在按照原有的作业方式进行订货,不断的重复着“订货→部分销售→积压→再订货”的怪圈。
第二,门店单产不足,业务重点不突出。单店平均产出不到200万(4亿销售额/200家门店),而成品库存平均每家门店就有50万。这还不包括其他代理商和店中店的库存。每年30个款式,平均每个款式产出也就不到1500万。
第三,信息反馈缓慢,订货周期长。没有信息化支撑,计划、预测、库存报表以及销售报告全部手工维护。月度报表的上报制度,对于快速变化的女士鞋帽市场来说,无疑是竞争力的极大损失。在进行生产计划调整时,“现在数据都是靠人工盘点,数据靠人工输入”,分公司对于渠道和零售端的库存量反馈滞后,并且不准确,这对于计划调整产生的作用不明显。多生产就是多浪费!
第四,部门间缺少协同,缺少跨部门需求协调。公司内部,各个部门经理只对自己负责的一摊子业务负责。属于“院墙主义”,只关注自身部门的问题,并不从公司整体供应链的角度出发来面对客户需求。
第五,物流作业效率低下。成品鞋采取堆垛的管理方式,必须进行倒垛的方式进行捡货。无法满足小批量快速物流的需求。而多级物流分布,也使得物流库存信息反馈不准确,速度缓慢。
最后,缺少对于积压库存迅速处理,回笼资金的管理政策和管理流程。积压三年的成品仍然在仓库中保存,一方面说明信息化水平低下,另一方面更是体现了各个部门对积压库存的漠视。
方案解决
通过借助IT技术来支撑自己对公司供应链的整体优化。那么第一步应当如何入手呢? 可参照国外、国内优秀的服装厂商的做法,了解诸多最优实践,包含:和经销商分摊库存成本,为经销商或者终端主动补货,做到VMI;通过电子商务和经销商的互联,由此获取最为快捷和迅速的客户需求变化。可提出实现终端库存的最小化目标,并将供应链优化的目标定在为经销商、最终零售终端管理库存,从而达到准确获得客户需求,及时补货,并和渠道共同发展的目的。
首先,应开始内部供应链的优化。
处理库存积压品,建立标准处理流程
第一步,盘点库存,消灭过量生产、滞销、积压带来的浪费。1亿元积压的货物,产生了大量仓库占用和仓储成本,如果进一步下去,物流的流畅性根本无法保证。外租仓库,只会使仓库面积越来越大,而随之而来的库存积压状况依旧不能解决。所以第一步,郑总应将仓库中多年积压的各款各样的过时款式通过各种方式促销,消化掉。一个途径,可以将产品销售给西部或者二三线城市经销商,快速回笼资金;另一个途径,可以将产品采取新老搭售,高折扣出售。借此机会,郑总就建立了一个处理积压库存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