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标被称为经济的“晴雨表”。 对于这种提法,我不知道应该感到庆幸还是悲哀。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全国成千上万的企业“砸锅卖铁”,押宝到一个年度招标当中,这种不太正常的“聚集效应”,并不值得我们期待。 每个招标会上,都有很多企业忘乎所以地在那里举着牌子。为了一个时段,很多企业竞相出价,根本没有考虑这个时段是否适合自己产品的消费者的特点;有的时候一个时段会有不同的产品竞相举牌,比如说,空调产品和冰淇淋,饮料和药品会争同一个时段,但这些产品的消费群体根本不是一类人,产品的属性不一样,那么应该表达的诉求主张也是不相同的。在这些不同面前,很少有企业进行必要的分析,他们只是在电视媒体的强大网络面前,被一种高度认知的结果所吸引,也不关心到底这样的认知是不是针对自己的消费群体。 所以,很多企业都会在电视的同一个时段上抢购起来,争夺非常激烈,这就造成了很多“标王”的现象。 这种现象延续了很多年,使很多企业风光一时,然后就折戟沉沙,销声匿迹了。 其实,这样疯狂的电视招标风潮造成很多企业追求短期效果的现象,也使企业缺少了正常的营销策略谋划,更缺少了对产品和市场的认真分析;在他们的眼睛里面,要的只是品牌高知名度的效果。 当品牌的知名度成为企业的一种追求,变成了中国企业营销策略最简单和最直接的目的,那么就会有很多的企业蜂拥而上,盲目追求,完全不顾自己这样做是不是真的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