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1日,香港大型国际品牌服装、百货连锁机构ITAT集团在香港联交所进行上市聆讯。
由于处于上市静默期,ITAT执行董事赖美金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也未就采访的问题做出答复。
据了解,目前正在积极准备登陆香港联交所的ITAT,拟融资约10亿美元,由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及德意志银行担任其IPO担保人。
而此前,参与ITAT融资的有多家国际知名投资机构,包括美国摩根士丹利、美国蓝山(中国)资本、美国CITADEL投资集团、美林(亚太)有限公司等。
ITAT的ITAT的官方网站显示,除上述4家投资机构外,ITAT背后还另有4家股东:中联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欧洲银证远东有限公司、中国亚洲连锁百货有限公司、美华投资(香港)集团有限公司。
据公司资料,ITAT集团是一家注册在香港的国际品牌服装连锁机构,总部位于深圳。ITAT通过其下属的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摩根国际品牌服装会员店有限公司,在中国大陆开设ITAT国际品牌服装会员店连锁商业网络、ITAT百货会员俱乐部连锁商业网络和Fashion ITAT(时尚店)连锁商业网络,经营国际时尚品牌服装及百货商品。
资本热捧
欧通国,广东惠州人,在创立ITAT前有20多年的服装经营经验,曾尝试过各种商业模式,代理过产品,也代理过品牌。
1990年,欧通国在国内创立高端男装品牌“金盾”,并成立品牌专卖店,开展品牌加盟店,实行网络扩张。1998年,“金盾”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但后来因管理跟不上,再加上当时金融危机的影响,“金盾”被他人收购。此后,欧通国还尝试过代理法国“幸运”服饰,但最后也以失败告终。
人到中年的欧通国经历了两次大的失败后,痛定思痛,决意东山再起。经过考察和研究,欧通国创立了ITAT国际品牌服装连锁。
2004年9月,ITAT开出了首家服装零售店,且当年共开设了8家门店,销售额只有546万元。
2007年9月13日,ITAT代表李明良在广州举行的“2007中国连锁商业暨商业地产发展高峰论坛”公开表示,2004年9月16日,ITAT国际品牌服装会员店经资产重组,有中联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欧洲银证远东有限公司、中国亚洲连锁百货有限公司、美华投资(香港)集团有限公司四大新股东加入,合作投资12亿港元,并于2006年向国际配售2亿股股票(每股1港元),新组建成总法定股本为12亿港元的ITAT集团有限公司。
南方一位本土VC告诉记者,ITAT成立不久,最早是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去看过这个项目,但没有投资;时任IDG深圳代表处首席代表的刘中青,也即今天鼎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当时却看好ITAT的商业模式,最终成为ITAT的天使投资人之一。
2006年10月,当ITAT服装会员连锁店达到200家时,欧通国开始考虑公司的升级问题。首先,他将企业改制成ITAT集团,同时决定引进战略投资。
2006年11月21日,蓝山中国资本正式宣布对ITAT进行5000万美元的投资,并在北京举行签约仪式,支持ITAT在中国连锁服装会员店网络的迅速扩张,据报道,第一批2500万美元在当时很快到账,但第二批2500万美元在2008年到账。
蓝山投资ITAT也是“一波三折”。当第三次有人向唐越推荐ITAT时,唐才决定投资。那时ITAT门店已增长为220家,蓝山中国投资ITAT的价格也比6月份第一次有人向唐推荐时高出不少。深圳的一位投资人告诉记者,ITAT的天使投资人之一刘中青也曾向唐越推荐ITAT这个项目。
紧接着,2007年3月9日,ITAT集团在深圳湾畔华侨城洲际酒店,高调集团举行了股权融资签约仪式。ITAT的官方网站显示,“2007年3月,全球最大投资银行之一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美国著名投资基金蓝山中国资本(Blue Ridge)、全球最大对冲基金之一CITADEL(斯托特)投资集团及世界著名投资机构美林(亚太)有限公司对ITAT集团进行7000万美元的第二次战略联合投资”。但据记者看到的视频资料及知情人士透露,此次ITAT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最初由摩根、蓝山中国、CITADEL三家机构以3.9港币每股的价格,共同注资7000万美元,完成其二轮融资;后来,美林(亚太)有限公司又通过某种方式进入ITAT,成为投资方之一。
国内某知名外资投资机构合伙人也向记者透露过他对ITAT的兴趣,但因当时二轮融资已经基本定局而无果;同时,他还透露,没能“挤进”ITAT投资方阵容的机构还为数不少。
有知情人士表示,深圳当地的VC基本上都去看过ITAT这个项目。但是,在ITAT公开显示的投资方中,没有一个是深圳当地的风投。深圳达晨创投常务副总裁肖冰告诉本报记者,达晨创投最初也去看过这个项目,但因当时对ITAT的模式“看不懂”,没投;后来他们又去ITAT的门店里考察过,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肖冰同时表示,如果ITAT模式最终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他们是需要总结教训、好好学习的。
记者获悉,ITAT二次融资后,有些股东还经历过几次股权转让,即老投资人减持股票,同时有新的投资人进来。
某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有一家投资公司2007年曾从ITAT的老股东美华投资(香港)集团有限公司那里受让不少股票,但不久以后迅速以高价转卖。而据说美华投资(香港)集团有限公司曾陆续卖掉了接近1亿多股股票。
2007年10月,当ITAT的门店规模超过600家的时候,欧通国再次考虑资本升级。升级也就意味着需要资本的支持。不同的是,这次他寻求的是公众投资者——ITAT要上市。
神话?骗局?
积极借力资本,也许是因为欧通国从“金盾”失败的经历中总结出了教训,他在接受凤凰卫视“财智人生”栏目采访时曾表示“资本市场是比较残忍的”。但为何能够借力资本、布局豪华的资本阵容,有一个很显著的原因,那就是ITAT的运营模式。
从以往的媒体报道资料看,无论是天使投资人还是风险投资人,以及对ITAT感兴趣的风险投资人,在评价ITAT时,谈得最多的就是ITAT的模式。天道并购网CEO俞铁成对记者表示,“捆绑分成、轻资产销售模式是它(ITAT)最大的亮点。”某本土VC也向记者表示,ITAT的模式“有让我兴奋的地方”。
欧通国首创了ITAT模式:“服装生产商+ITAT集团+商业地产商”的铁三角联盟和利益共同体。由服装生产厂商(供应商)负责供货;商业地产商(物业)负责物业场所的服务;而ITAT只负责门店的装修及经营管理,并且拥有收银控制权和人员管理权。
这种轻资产模式可以做到“零货款、零场租、零库存”,即ITAT向上游的供应商进行代销,而不用提前支付货款;实行浮动场租,根据每月的销售额,按比例跟每个商场结算,而非事先签订租赁合同;由供应商承担库存压力和物流配送费用,不承担库存风险。
据此前的报道,“一般情况下,在总销售额中,厂家可以获得54%到60%的分成;业主(地产商)大致获得10%到15%的分成;而ITAT则可获得25%到36%的分成。”但这些数据并未得到ITAT官方的证实。
这种利益捆绑的运作模式,相比电器零售商苏宁、国美的模式,没有货款和租金压力。同时,据接触过欧的投资人士转述,欧自己认为ITAT模式灵活多变,一旦哪家门店生意不好,很快就可以把它关掉。
想必这种商业模式不会只是异想天开的结果。
欧通国参透了中国服装(000902行情,股吧)业和二、三线城市商业地产资源的现状。
中国是服装出口大国,但同时中国服装品牌始终是“劣质货的代表”。中国服装生产厂商为数众多,但大部分都是低端型企业,加工费低廉,出口、应收困难,产品大量积压。另一方面,中国二三线城市也有大量“待嫁”的商业物业资源。
而ITAT走的是低端化、品牌化路线。据接触过欧的投资人士告诉记者,ITAT在香港成立了一家公司,专门注册了5-6万个服装品牌的商标,拿到了自主商标的控制权;同时,ITAT以中国二、三线城市为目标市场,把中国接近5亿人口的低端消费者作为目标消费群体。这种定位为捆绑低端生产商和二、三线城市的物业提供了切入口。
另据报道,ITAT采用电子管理监控体系和高效的ERP及POS系统,深圳总部可以随时随地监控全国各分店;供应商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全国每个ITAT会员店的即时销售和库存信息;相关商场物业也可以实时查看ITAT门店的销售情况,了解自己可获得的返点金额。
似乎,ITAT模式一呼百应。
在消费者方面,ITAT采用会员制营销模式。以会员卡积分,“以超大型的一站式购物场所、休闲的互动式会员专区、富有创意的装修风格、包罗万象的产品系列、体贴入微的服务”来吸引新老会员。
ITAT模式发展迅速,“快得令人咋舌”。
据ITAT官方网站显示,截至2008年1月30日,ITAT已开设9家FASHION ITAT,123家百货会员俱乐部和651家连锁会员店。
某知情投资人表示,ITAT曾创造过1天在全国开52个店的纪录。从数额来看,ITAT的销售增长也是惊人的,2007年,“公司提供给投资机构的报告预计销售额可达42亿”。ITAT李良明在一次公开发言中表示:“2008年(ITAT)完成在全国开设1100家国际品牌服装会员店,上市市值达100亿元的目标。”
企业飞速发展的同时,欧通国本人的身价也“水涨船高”。2007年,欧通国以100亿元的身价,在胡润中国百富榜中,位居第65位;在2007胡润零售富豪榜中,位居第三,仅次于苏宁、国美的张近东和黄光裕。
但是,随着ITAT的不断壮大,也出现了一些质疑声和批评声:某机构CEO认为,“(ITAT)这种模式很容易复制,”而且“任何一个商业模式不可能让一家来独享这种利润,这个是不符合商业逻辑的”;同时该CEO还向记者举了PPG的例子,并表示担心ITAT会面临被复制的风险。
一个本土VC也向记者表示,“如果今后(ITAT)的模式在创新方面做得不够的话,完全依靠现有的思路,持续做下去的可能性是值得思考的。”国内某知名投资机构人士也告诉记者,服装不仅满足人的基本需求,服装品牌还代表一种文化,而“ITAT打造的只是商场品牌,而不是服装品牌”。同时,还有投资人表示,ITAT的发展速度快到让人不相信的地步。据说,ITAT曾给潜在投资方提供过年利润增长10倍的预测数据。
“一个年利润增长10倍的公司,是我从事投资多年来几乎从未遇见过的。”一位投资人士认为,“ITAT的业绩增长如果确实是真的,那它就是一个奇迹,ITAT会超过国美、苏宁,成为一个零售巨无霸,而欧通国也将肯定成为中国首富;否则,就是一个大骗局。”
不过,ITAT集团在国内的业务基本上通过深圳市摩根国际品牌服装会员店有限公司进行,这种业务交易结构下数据的可靠性曾令一些投资机构望而止步。“尽职调查也没办法一层层做到底。”
ITAT究竟是奇迹还是骗局,还有待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