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28日晚上,北京的二十一世纪剧院里灯火辉煌,大奖纷纷花落各家,当主持人最终宣布,获得''2004-2005年度中国服装品牌大奖成就大奖''的品牌是-"时,可能在场的许多观众,心中都在念着同一个名字:"雅戈尔!"完整的产业链有助提高抗风险能力以做衬衫起家、创立于1979年的雅戈尔,如今用"服装航母"来形容,应该不过分。雅戈尔的产业布局上别出心裁,别人在"瘦身",他们却在"增肥",上游生产面料、中游制造服装、下游自组销售。现任雅戈尔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如刚认为,作为一个企业来讲,一个是管理,一个是产业链,这两个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完美的产业链,既提高了抗风险能力,又为采购国外面料节省了大笔外汇。对于这种拉长战线的做法,虽然也有业内人士和经济界人士持保留态度,但看来雅戈尔人对自己的这种做法是持乐观态度的。对此,李如刚自豪地说:"我们要求我们自己在管理公司时,眼睛要向内、向下,在内部挖潜,打造我们自己的产业链,包括自己的零售终端。我们在全国有1000多家直营店,从上游来讲,我们的面料也是自己生产的。所以,我们自己拥有完整的产业链,这种情况,不但是国内少有,在国际上也不多。"2005年12月22日,面积1300平米、位于上海南京东路的雅戈尔旗舰店隆重开业。李如刚说:"上海是中国最国际化的都市之一,做国际品牌首先要在上海立住脚,然后才能更好地走向国际,在南京路开设旗舰店是雅戈尔多年的心愿。"对于为什么雅戈尔向上游产业延伸的问题,李如刚认为,实际上服装的竞争主要是面料的竞争,服装的外观,着色,手感都是很重要的。我国服装的面料主要是依赖进口,这样都差不多,没有什么个性。所以我们打造自己的面料,一方面形成自己的个性,同时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职工的归属感的企业的基石李如刚说:"外界对我们雅戈尔的印象就是一个私有企业,一个民营企业。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我觉得我们的企业更像原来的国有企业。我们现在是上市公司,我们所有的员工都持股,所以大家在这个企业里,有一种归属感,而不是只把这里当作职业生涯中的一站。""我觉得我们许多的服装企业对我们基层员工关心不够,由于工资待遇普遍不够好,所以他们的流动性也很大。我觉得我们许多的企业对员工的管理还没有真正做到人性化。我想,把一线工人的工资待遇提高了,对企业也有好处。像我们雅戈尔这几年员工比较稳定,一般的企业,员工流动率达到50%-60%,我们雅戈尔的人员流动率在10%左右。当然也不可能一点儿也不流动,但是,流动率太高了,肯定要影响企业的正常的生产经营。现在中央也在提倡建造和谐,以人为本。这种观念我们从前几年就提出来,作为我们人力资源的管理的一种指导思想。"我们中国服装的是最大的特点就是物美价廉,从长远说,这不是办法,价廉物美不可能进入世界服装的高端市场。对此,李如刚认为:"我们的服装品质距离国外产品有一定差距。我觉得原因之一就是目前我们的员工收入太低。意大利服装业从业人员的年收入是三万欧元。而我们中国服装业要远低于这个数,我们还达不到三万人民币。我们雅戈尔在同业内算是比较高的,我们一线员工的平均年收入是一万七千元人民币。员工会觉得:你的公司很好,知名度很高,厂房也很漂亮,但是,我得到的不多。这种情况下,你让他一门心思把工作干好,这不现实。他不会有长远的打算,所谓''梁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国际化是中国服装的必由之路"我们雅戈尔刚开始做的时候,我们是不断追赶我们国内的同行,目前,可以追的目标不多了,而国外市场又不是那容易进入的,语言不通,文化不同。外国人,对我们的中国文化和中国服装的品质不是很了解。"说这段话时,李如刚一脸的坦率,同时,可以看出,一边说,他也一边在思考。中国现在有这么多服装品牌,但是走向国际市场的还不多,仅仅是刚刚开始。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国外的服装品牌大多一百多年了,我们的不过十几、二十几年。所以,我们既要努力,又不能急于求成。我们服装业,在国家富强的同时,也强大起来,成为世界服装强国。比如说,我说我这身衣服是意大利的,你会感觉很好。如果我说是非洲产的,你可能就不会觉得好。所以,我们这些千千万万企业,就像千千万万个细胞一样,只有在国家的大的环境下考虑问题,有这样的境界和思路,才能把事情做好。我们马上面临着2008年的奥运会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可以说我们面临着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从国际贸易环境来说,坚冰已经打破,航道已经开通,剩下的就是我们要努力了。对于"多品牌"路线,李如刚认为这一步还是要慎重,"什么叫国际化?假如我们一年销1000万件衬衫,我们在国内销500万件,在国外销500万件,而且这500万件是以''雅戈尔''品牌销出去的,这才叫国际化。"我们中国服装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现状是:我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但是我们的品牌不在国际市场。对于这种现象,李如刚深感忧虑。对于是否引进国外品牌,李如刚说:"我们打算引进一两个国外品牌,但是,我们引进国外品牌,是为了学习他们先进的品牌管理模式。并不是我们自己的牌子就不要了。我们这个牌子是我们20多年的努力的成果,是我们的心血的结晶,我们不会轻言放弃。如果我们自己的牌子丢了,我们和国外品牌合作的基础、资格就没有了。"对于如何走向国际市场,我想,首先从国际上大的背景来说,我们国家要有一个稳定的经济大环境,同时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们服装企业,也要努力加强自己的管理,竞争对手,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同时,我们希望新闻界的朋友也一如既往地对我们支持,希望大家怀着民族之心、爱国之情,共同把这件事做好。我们又有这么多同行相互扶持,一路走来。我这些年一直在说:同行不应该是冤家,同行应该是朋友,我们服装业同行,也要互相扶持。因为,这些年我们一路走来,有共同的经历和语言,我们也有共同的利益。我们同行做得好,也会给我们提供有益的经验,让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多沟通能确保不偏离方向作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李如刚总是在强调要沟通,他甚至半开玩笑地说:"我觉得我们同行的合作还不够。要坦诚相见,不能只说好听的。我们有些企业家不说实话,老在那吹牛。实际上,你不沟通,你的员工却在互相交流,哪个企业的待遇好,他们会比较工作条件,工资收入等等。这样会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之间一定要加强沟通。"现在的市场可以说是"前有狼,后有虎,两边还有个体户"。前面有国际品牌,后面有"假洋鬼子",也就是假洋牌。所以,目前这个阶段,是中国服装业的关键时期,只要能挺住,中国服装就会上一个台阶。"回想这些年,一路走来,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可以说很不容易。在这个过程中,正因为我们同行业的企业相互支持、关心和呵护,使我们能够走到今天。不光是我们获得了成就大奖觉得有压力,我觉得我们服装业的同行都有压力。随着我们不断发展壮大,我们的胸怀、境界都在不断提高,大家的共同语言也越来越多,在未来的路更要相互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