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秦全耀在这里为“最后一博”打上了引号,所以指的不是生生死死的最后博斗,而是要说蒙牛老总牛根生2007年9月17在新浪上的博客几乎成了“最后一博”。自9.18起至今已近半年,如同“泥牛入海无消息”,不知为何老牛竟从此天下无“博”。
牛根生自2006年11月起在新浪开博后共完成搏客42篇。在去年9.11三鹿三聚氢胺事件以前牛根生最后几篇搏客的题目分别是《责任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哈佛大学演讲之一》、《哈佛大学演讲之二》、《哈佛大学演讲之三》、《跨国公司与中国公司谁更善》、 《大品牌就得负大责任》、《老牛对布莱尔说让布什也听上你一回》、《与安南邂逅》和《两个希望工程》等。乍一看标题似乎都很大,老牛不该是个卖奶的企业家,更像是个政治家。扯远了,扯大了,赶面轴子扯出了前门楼子,老牛神了。
牛根生的”最后一博”是2008年9月17日22.52分,三鹿事件后的第六天。若再晚上1小时零8分,正好就是“9.18”。牛根生在这篇标题为《在责任面前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负起完全的责任》的博文中称:“我们宁可轰轰烈烈地死掉,也不能猥猥琐琐地活着。如果因为负大责任而死掉,死而无憾!至少,负责任死了比不负责任死了光荣得多。这就是我们的“终极思考。”
也许是意识到了这可能是“最后一博”,一直被放到网站首页好几日,仿佛如同一场告别演出,或是“别时容易见时难”,或是“相见时难别亦难”......至今牛根生的”最后一博”阅读己达196万之多,评论已近2.5万条。遗憾的是与三聚氢胺事件前相比,少了层层面纱,对老牛顶礼膜拜的评论开始稀稀拉拉,当然少不了一片斥责,也有漫骂。
三聚氢胺事件过去了近半年,前不久又闹起了“特仑苏风波”,互联网上对蒙牛要死要活的论点前仆后继没完没了。牛根生这是咋了,倒了八辈子大霉。
能怪谁呢?当然牛根生,相煎能不急。何以?秦全耀认为牛根生定位错了,明明是个卖牛奶为营生的企业家,非把自己当成了布莱尔系列布什系列安南系列的“教父”,“圣人”,“政治家”,“慈善家”。人家敬你为神,你也不拿自己当人,张口仁义道德,你却干出了三聚氢胺。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骚,让天下人彻底失望,那当初爱有多深,今天可不就恨有多深。
三聚氢胺事件后,老牛依然错以为凭他的号召力影响力完全可以扭转乾坤,于是有了9.17的“最后一博”,结果抽刀断水水更流,害得老牛至今遭蛇咬,怕井绳。遭人怨,怕写博。
不是秦全耀替牛根生辩解,这一切还不都是为名所累,我就不信老牛图财害命。倘若今日牛根生无此大名,怎会有如此大恶。同是三聚氢胺从犯,别人批评批评了事,惟蒙牛不放过。为何?枪打出头鸟,也不能放过吹大了的“牛”。
几年前央视有一个十分荒谬的广告“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后来又有了蒙牛“责任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传说,反正都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翻版,这些单位一旦有了什么闪失,难得同情,与其说是悲,不如说是喜。老百姓会这样认为,当初你牛皮扯多大,责任就要担多大。所以老牛近来不露脸不写博退避三舍是个最明智的选择。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又露脸又写博,要不怎会有今天这般尴尬。
9.17会不会是牛根生的“最后一博”?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