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22日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活动以来,不仅是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而且是在世界上大部分有华人的地方也在乐此不疲和方兴未艾。究竟长征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让中国人能如此地热衷与豪迈?又是什么样的驱动力?能让数以千计的放着美好前程与富足生活不要,而甘愿要独自去长途跋涉,去过红军长征时爬雪山、过草地的那种非人的困苦生活与自己折磨。
尽管我是从上世纪90年代第一次播放《长征》电视剧到现在已经看了12遍,也常常暗自庆幸在经济学和营销学领域里学习多年,还算是有最基本的领悟力与理解力。但是,在这部旨在弘扬中华民族艰苦卓绝、自强不息,挑战我工农红军生理极限,为追求全人类美好生活而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壮举中,本人却始终不能释然与汗颜万千。每每看到长征时的电影或电视画面,或者是听到《十送红军》的主题歌曲时,总是令我倍感震撼和热泪连连,因为我觉得自己始终还是没有能够完全理解《长征》的至高精神与要略精髓。
无独有偶,在本月28日中国电影百花奖揭晓时,号称是中国第五代电影掌门人所主拍的《十面埋伏》《天下无贼》《无极》等耗资达2、3亿人民币的恢弘巨片,却无一例外地败走麦城。一方面是导演和制片人在歇斯底里地高声叫嚷着自己喜人的票房,而另一方面则是无缘百花奖桂冠殊荣。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的大牌电影如此地出力不讨好呢?又是什么让“又穷又苦”和“又土又破”的电视剧《长征》让全球华人如此地痴迷不悔与忘我钟情?而又是什么让“又宏伟又气派”和“又漂亮又性感”的“第五代电影”是“谁看谁知道”。我想这其中的主要原因也只能有一个,这就是品牌话题之老生常谈——没有文化内涵所致。
首先,《长征》之所以像毛泽东同志所说的“长征是宣言书”,从营销学的观点和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原理出发,它明确了长征行为的三要素,这就是长征行为的主体是红军;长征行为的客体是劳苦大众;长征行为的目的是——让广大的劳苦大众过上幸福生活。也就是说,长征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红军自身的政治主张,按市场营销学的观点来讲,就是明确了营销传播的主题。而“第五代电影”之所以无市场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它所倡导的是情色犬马和糜烂腐朽的宫廷生活,它所传播的是少数强权人物的自私虚幻与残酷麻木,因为它是给反动阶级与不和谐社会在做嫁衣,所以当然是没有市场的,拿营销学的观点来说,这叫做目标市场定位错误。
其次,“长征是宣传队”说的是《长征》是通过几万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浴血奋战的实际行动,来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之伟大和革命目的之崇高。而“第五代电影”是在既没有鲜活真实的历史先导,又没有可歌可泣的奉公感召。靠用杜撰一些无聊的故事野趣,外加一些极其廉价的平面色彩设计,以及大量的声色犬马、充满肉欲的感官刺激来忽悠和麻木广大的观众。倡导和鼓惑一些本来就是颓废与反动的东西,来掩盖和渲染其空无一物的单薄与苍白。拿营销学的观点来讲,这就是传播思想的不健康和传播机制没有建立健全的问题。
最后,“长征是播种机”说的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因为红军是通过自身从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以来,红军从8万人锐减到2万人左右这个残酷血腥的事实教训中,认真反思和科学地总结出了中国革命成功与失败的根本症结所在。这就是要深刻牢记必须把“马列主义中国化”的问题。而“第五代电影”是在既没有事实教训之经验总结,又没有从两万人再次壮大的“星星之火”,来验证自身东施效颦台湾导演李安《卧虎藏龙》亲西方化表现手法在中国市场上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而是始终在扮演和复制中国电影界的李得和博古之角色,痴迷不悔地走左倾教条主义的电影路线。把“宏大场面+色彩特技+市场炒做”这种本身就没有付出任何社会必要劳动,毫无文化内涵的拙劣之作发挥到了极至。拿营销学的观点来讲“不经历样板市场的实践是无法在市场上广泛推广的”。因此,单靠虚空传播一些虚无缥缈的“故事”也就自然失去了广泛的市场基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