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朋友想让我们帮他策划市场,谈到费用的时候直喊代价太高,因为我们只是出具一些方案。 我在和他说明的时候,又不经意想到一句经典的笑话:“如果你养了一条狗,又何必自己叫呢?”,翻译过来可以这么理解:“如果自己全都能做,还要策划公司做什么?”哈哈,简直有点逻辑的混乱。基于这点,我还是建议他考虑自己解决。
其实,智力本不属于商品。我们的生活、思维、工作中充满了智力的因素,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策划能力。但是,一旦智力成为商品,那就是赋予了价格的特性,所以,一定有一个衡量的标准。智力也是如此!并且是个特殊的商品!
一、不可见性
智力作为商品而言,真正意义上是一个劳动的过程,包括:收集信息、综合思维、反馈、再整理、形成系统、确定方案、输出,我们所看到的方案是智力劳动最后形成输出的可见部份,也就是说,在你看到方案的那刻,智力劳动早已经完成。而客户要求先看看方案的要求,在策划思维这个层面理解,不亚于新郎对新娘说:“你生个孩子下来看看,是儿子就结婚,不是就算了”,你看哪个新娘能同意?!
二、唯一性
智力工作的基础资源是人,不同的人的智力劳动成果是不同的,如同一个工程师,他可以在3个小时内拿出一份对他而言很简单但很专业的图纸,但,这是一个搬运小工绝对办不到的,哪怕是给他3个礼拜。而人的培养是长期而唯一的,多少年的积累、学习才能得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解决一定的问题。加上这本帐算算呢?起码从小学到大学,加上各种资料、学习、培训、锻炼等,要价值多少呢?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光谈一次动脑以及文字材料的数量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顺便问一下了:“把人放哪了呢?”
三、专业性
术业有专攻,这就注定专业方向上的差距。
达到一个目标有很多种途径,如同现在的一个中国特色的新兴产业叫做“引路”。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不认识路,又要赶时间,怎么办?可能很多人脑子非常快:“问呗!”。但是,这个是个宽松的条件,引路不是作为商品。一旦商品化了,对方会立刻给你回答“10块”,作为唯一的选择,除非你自己去摸索,没准也能行,但在把握不定,又必须保证不耽搁的前提下,我想聪明人更会选择付钱,前提是问路的人口袋里有足够的钱。否则,你还是得自己走。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市场运作更没有再来的道理,是把希望寄托在可能上,还是靠专业的指引,只怕决定是在你自己。只是,你能失败几次??
四、实务性
策划不是吹出来的。专业高效的策划是奠定成功的基础,客户需要策划,往往是在自我意识不够全面,或者对市场的把握以及理解、控制都不十分到位的前提下 ,相当于借专业的脑袋来思维运作。而且,不是一个人,是一个专业团队的智慧结晶。有深度也有广度。
因此,专业公司的方案不会是个人思维的结果,更多是建立在理性分析论证基础上再加以一定的扩展创新,绝不会也不应该是天马行空的想像。这是有本质区别的!聪明点子可能成就一次突异的结果,但无法达成整体格局的全胜,而策划要求的目标达成的系统性、全面性、实效性。就这点而言,策划是要求具体投入的,包括时间、人力、知识、经验等!但这些不可见的关键因素,现实中却往往被忽略不计!以至策划公司只能草草而就、恶性循环,客户不能认同实际合理的费用,最后就是最终受害者。可笑的是,责任却一概全是策划公司的。
所以,既然你准备要策划公司的服务了,前提也要准备好必要的投入。如果没有预算,那就说明你只能依靠自己或者非商品的支持了。策划公司的智力服务不就是商品?
五、产能比
策划是高回报的保障利器!
我们必须先明确一个概念:所谓回报有两类:1、避免不必要的损失,2、获得的利润增长
譬如你去买保险,首先你不确定危险会不会发生,只是也许。但你买了保险,就获得了一定的保障,不管危险有没有发生,事后保险公司不会给你退款,是吧?这就是你为保险公司服务所支付的代价。
而策划公司也是一样,相对来说更实际。
一个成功的市场运作,所带来的经济价值远远要超越所支付的策划费用。没有投资哪来回报?如果你没有把策划等非直接因素列入启动预算中,那么,你还不是个真正的商人。
你可以自己做,也可以请策划公司做,但客观价值会是相等的。你省掉的也正是你付出的。或许你还不足以达到专业公司的水平,那只有以市场或经济的损失来补足了。这是个客观的定律。虽然你也许也赚钱了,但是你可能永远也没有想到,相比之下,你已经损失的会是多少?当然,在已经盈利的情况下,很多人是不会去想这个问题的。这也许就是策划难以被认同的理由。人们总容易陶醉在微小的成功里,归结于自我的努力,而将失败归咎于外因。因而也失掉了更大成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