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成功的并不多。专家在接受《环球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里面原因很多,从产品走出去到资本走出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时间。
世界投资热点在中国
纺织行业在历史上经历了三次比较明显的产业转移,目前正在进行的是第三次:由韩国、香港、台湾向亚洲其它发展中国家,主要是中国转移。
纺织生产的重心转移是生产、贸易全球化过程中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
也就是说,世界纺织服装正大规模的向中国转移,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淮滨说,中国企业在这个时候,“走出去”显得有点逆流而动的感觉,时机不是很好。 从世界纺织行业历史看,一般纺织工业中心巅峰期约有20年,中国纺织业从20世纪90年代陷入困境,1997年经过三年结构调整,1999年扭亏,2000年盈利,走上缓慢的上升阶段,行业景气日渐回升。
依此判断,至少到2020年中国纺织行业将保持强大竞争实力。
之后纺织业将可能经历新一轮的由中国向东南亚其它国家的产业转移。
进入这个阶段的中国纺织服装业走出去是趋势,更加有效,比现阶段的走出去要更高一个层次。但最后能生存下来的服装企业将集中在品牌和渠道的胜出者当中。
国内投资新机会
中国内部也在进行着一场产业转移,这样的迁移类似国外纺织业向中国的转移,主要是出于比较成本的考虑。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淮滨说,“从区域的发展来看,整个产业的主体在东部,其生产、加工、出口和效益主要是在浙江、山东、江苏等几个主要的东部省份实现。但随着沿海地区原料、人工、土地资源的紧张以及当地对环保要求的提高,这些工厂和企业的比较效益就会有所下降,为了维持其比较成本优势,向中西部的转移就成了一种必然”。
“这种比较的优势将会长期存在,投资中西部将是很多企业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转移不是把过剩的、落后的设备转移到中西部去,而是一种产业升级的转移。”
比如,山东如意集团投资40亿在三峡库区万州建立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紧密纺基地,就是代表着纺织业、特别是棉纺织行业最高的技术水平。
孙淮滨说,这样的投资是实行产业升级的投资,它将会对我国完成纺织业的结构调整,从纺织大国变成纺织强国,产生巨大影响,应该大力地予以鼓励。
孙淮滨说,中部的一些省份如江西、安徽、河南等除了要充分利用好国家中部崛起的大政方针外,还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包括加强工业园区的建设、环境的改善和政策的制定等多个方面,这样,产业转移才能实现,纺织业在空间上、布局上的资源整合才能成为现实。 内需市场庞大
孙淮滨说:“中国纺织业主要的发展潜力还是在内需上,中国拥有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并以每年1500万的速度在增加,本身就拥有世界最大的内需市场,这才是中国纺织行业持续发展的最大依托”。
中国日益增长的国内消费需求为世界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为中国的服装企业提供了市场和发展机遇。
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纺织品消费第一大国,中国人自己的穿衣和家用,占中国生产的纺织品和服装总量的70%以上。
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人均纤维消费量从2000年的7.5公斤上升到14公斤,几乎翻了一番;衣着类消费金额由3375亿元人民币增长至6826亿元,年均增幅超过15%,这一趋势还在继续。
随着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居民收入快速增加,从1985年的不到一千元,到1997年的五千元,到2002年的八千元,到2005年的一万元。
衣着类价格消费指数从2003年终于停止下跌,并有所上升,这些都表明国内衣着类需求上升。
如此庞大的、多层次的内需市场,使得国内各种类型的服装企业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足够的成长空间,对于走出去没有太多动力。一位业内的企业家说:“内需市场都足够企业吃饱了,还是把企业基础做扎实了,再出去看看。”
跨国经营能力仍差
近年来,通过不断拓展国外销售渠道,中国服装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已经步入了跨国经营的初始阶段。
但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它们的经营理念、发展思路上发生了分化。
一部分企业,把生产更多地面向国际市场是一种消极的应对之策,它们更多考虑的是产品外销可以省却了开拓销售市场的辛劳、经营品牌的艰辛,而作国际买家的代加工基地则可一劳永逸。
正是因为这种心态,企业在走出去的时候显得没有准备,遇到困难就退缩,也不敢有大量资金的投入,往往最后以失败收场。
研究机构的专业研究员说,企业更多考虑的是:如何以更加积极的方式投入到国际化经营中,通过与国际服装知名企业合作,在作代加工基地的同时想方设法培养、建立自己的国际销售渠道,同时注重对自己品牌的塑造和维护,这部分企业代表的才是中国服装企业跨国经营的未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