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80年代,国内品牌的生命周期平均8年;到90年代,缩短为5年;而现在,不到两年就被人淡忘了—— 1品牌生命不足2年 三株、巨人、春都、秦池、爱多这些当年红极一时的“标王”、号称要做行业“老大”的企业,如今早已销声匿迹。去年开始流行的掉渣儿饼现如今踪影难觅,曾经排队购买的火爆场面也仅仅持续了几个月的时间。 目前,国内市场的产品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实现着更替规律,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新产品上市,而这些表面繁荣的新品却往往“短寿”。各式各样的因素导致产品推陈出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一个新产品从上市到消亡,周期越来越短。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国内品牌的生命周期平均为8年;到了90年代初,品牌的生命周期平均只剩下5年了;90年代末,又迅速缩短为平均2年;而现在,很多品牌不到两年就被人们淡忘了,一些品牌甚至到了“见光死”的短命程度。 在10月份举行的“商标及外观设计的欧盟保护战略”论坛上传出消息,中国目前每年新增数十万个品牌,但品牌生命周期平均不足2年。由于商标等知识产权意识淡薄,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在境外抢注面前消失。今年6月份由商务部组织发起的“品牌万里行”活动中,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也指出,中国品牌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品牌生命周期短,附加值少,对经济的贡献度低”。 比较明显的例子是保健品。我国保健品行业发展的历程中,绝大多数保健品企业都没有逃出短命的厄运,一个个新品在热潮中涌现,又如昙花般迅速凋亡。在这期间,大量的保健品品牌犹如走马灯一样粉墨登场,切一块或大或小的蛋糕后转瞬即逝。每一年都出现为数极少的几个“知名品牌”,后面是大大小小的“跟风”品牌,热闹一番后,整个市场都会再次陷入冰冷的泥潭,回到最初的起点。保健品4至5年的生命周期,已经构成产业中多数产品在经营上难以突破的瓶颈。中国保健协会贾亚光副秘书长曾这样说:“保健食品行业的生存能力非常强,死了一代,很快便又长出一代,真是生机无穷尽,春风吹又生。” 消耗品如此,就连耐用消费品也难逃短命的怪圈。记者了解到,据不完全统计,自2004年以来的短短两三年间,已经有十余款车型退出了历史舞台,这还不包括改款升级车,如果算上改款的升级车大概不下20款。 不仅如此,就连有长期历史积淀的“中华老字号”,其生存状况也令人担忧。商务部的调查显示,全国1600多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多数经营出现危机,其中经营十分困难的占到了70%,20%的企业在勉强维持,只有10%的企业仍然处于蓬勃发展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