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资银行的网点数量是外资银行的150多倍,但是在单体服务能力和质量上却相距甚远,尤其不能满足中高端客户的需求。
在中资银行还在以交纳水电费、电话费这些业务沾沾自喜的时候,危机已经接近。2006年底,当外资银行获准对本地居民百万元人民币定期存款业务刚一放开,汇丰、渣打、花旗、东亚都在去年12月15日迎来了自己的百万元本地客户。
优雅宜人的单间、画界大师的名作、舒适高贵的沙发、浓香扑鼻的咖啡、唾手可得的糖果,这些与中资银行里人头攒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争夺优质客户很明显是毫无规模优势可言的外资行的唯一选择。
据麦肯锡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年收入在4300美元以上的家庭约3000万户,而其中4%即120万户家庭拥有高达10万美元以上的存款,这些富裕家庭的存款占到了中国个人存款总量的50%以上。
如何才能将这部分优质客户揽入怀中?根据IBM最新发布的《重塑网点价值--银行网点在转型》白皮书,银行网点建设将是胜负手。
网点的价值到底在哪儿?
高端客户首选仍是通过银行网点获取人性化的服务:特别金融咨询和理财服务
目前全球银行业的主要趋势是,零售银行业务在当今国际领先银行业务发展中所占的比例日渐增大。在英国《银行家》杂志每年公布的全球1000家大银行中保持强劲优势的各家银行集团大多主要依托零售银行业务提升公司收入和利润。花旗集团(Citigroup)、美国银行(BankOfAmerica)、富国银行(WellsFargo)、汇丰银行(HSBC)、渣打银行(StandardChartered)等大型银行集团的零售业务收入对总收入的贡献率都在60%以上。
相比而言,中国的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仍显落后,2004年中国零售银行贷款占银行业全部贷款的比例仅为11.2%。
当电子商务大行其道的时候,人们预计电子银行渠道会逐渐取代银行网点成为客户的首选。但是,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显示,尽管自助式服务和备用渠道增加了客户全天候、多渠道访问银行账户的便利性,客户们还是偏好通过银行网点获取人性化的服务。
在针对美国银行客户渠道使用情况的市场调查中,高达86%的顾客选择网点渠道,而选择网上银行渠道的顾客只有36%。此外,对于高价值、复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客户更加偏好网点渠道,也就是说越是优质客户越希望得到面对面的服务,其偏重网点的比例越高。
除了客户对于网点渠道的偏好,银行也高度依赖网点来吸引顾客,提高“钱包”占有率和销售收入。客户基本上依赖银行网点网络的便利性选择银行:49%的客户在选择银行时将方便的地理位置放在第一位。
另外,网点是银行销售成功率最高的渠道。在美国的一份在线调查中,72%的受访者表示已经通过网点渠道购买了产品,而人工电话服务、网上银行和语音电话服务的使用比例分别是63%,53%和42%。此外,78%的受访者表示未来将通过网点购买产品。
把发展中国零售业务作为战略目标的外资银行,均将目标瞄准经济发达地区的高端客户,在接近高端客户的地域(如市中心高级写字楼)开设网点,以理财中心为主要形式,将业务重点放在投资产品、信用卡和按揭贷款的销售上,并通过良好的网点环境与客户服务吸引高端客户,使国内银行面临高端客户流失的威胁。据普华永道2005年的一项调查,11家外资银行估计,至2008年,其零售业务的客户数量将翻10番。
相比外资银行,中资银行只是在网点数量上具有绝对优势,根据瑞银证券亚洲银行研究联席主管黄淑玲最新发表的报告,入世五年,外资银行只在中国开设了511家分支机构,而内地的各级银行,共有77500家分支机构,是外资行网点的152倍。
然而在单个网点的比拼上,中资银行却不占上风,尤其是不断提高的客户期望和实际体验之间的不一致造成了中资银行的客户忠诚度降低。
相比而言,国外银行在网点上的投资不断增加,并通过网点战略、布局和运营三方面的转型,实现了加强零售业务拓展、提高客户满意度、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的战略目标。这种网点战略使得外资银行在抢夺高端客户上并未因网点数量稀少而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