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五大城市的调查,五大城市儿童月平均消费高达897元,最高的是广州市儿童消费为1101元,最低的是西安也有462元。其市场消费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但一直以来得不到重视,特别是童装,专家预测我国的童装将以8%的速度增长,到2003年达10亿多万件,国外的著名的童装品牌正大举进攻中国市场,占有50%的市场份额,其品牌深受儿童的喜欢,如:派克兰帝、米奇妙、史努比。占有50%市场份额的本土童装品牌中70%没有自己的品牌。市场竞争最终取决于品牌的竞争,只有针对儿童市场的特点以及儿童消费的差异性,并结合企业的目标市场定位,建立品牌市场运作机制,把品牌文化和市场营销策略结合起来,在品牌策划、市场销售推广中注入和提炼新的文化内涵,才能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童装。
一、儿童服装市场环境分析
1、 消费者分析
据有关统计我国16岁以下的儿童达3.8亿,6岁以下为1。71亿,7—16岁为1。7亿。其中独生子女占儿童总数的34%,达到1。29亿。儿童可分为五个群体:婴童(0—1岁)、幼童(1—3岁)、小童(4—6岁)、中童(7—12)、大童(13—16岁)。
儿童消费群体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们出生在更为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在这个数字化时代,加上他们的记忆力、模仿能力强,因此他们大多都思想活跃,个性突出,追求自然、自信、自立和时尚。但自控能力差,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往往容易眼高手低。这也是一个更早熟的群体,手中有可观的零用钱,懂得如何支配。目前全国大城市的儿童零用钱平均每月为76元。现在的儿童多数是独生子女,对电视节目有很大的选择权,同时容易接受新事物,决定了他们对家庭消费影响很大。相对于国内品牌,儿童更倾向于国外的品牌认同,主要是这些品牌比较时尚且适合他们的个性。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并不拥有消费决定权,特别是12岁以下的儿童,多数家长往往指定品牌购买,但有60%的家长会听取孩子们的意见。
2、 竞争者分析
目前国内童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中童服和大童服的市场存在很大的市场空白。一方面以米奇妙、史努比、派克兰帝等知名国际品牌以质量、款式等优势占领了童装高档市场,价格一般在200元以上,而国内的品牌多数集中在低档市场一般在100元以下,出现了两极分化,与国际品牌相比差距主要在设计和营销上,国内品牌一直停止在模仿国外童装色彩、款式水平上,色彩暗淡、款式太过于花哨或单调、对现代流行的牛仔风潮、适应儿童成长的设计、普遍接受的多功能性设计理念不了解,时代感不强,没有重视品牌形象的建立,很少投入经费开发研究,缺乏个性和民族色彩。
儿童发育成长较快,童装穿着周期较短,同时由于童装经营风险比成年服装要小,市场进入门槛比较低,这就使得童装市场形成了多渠道流通,各种经济成份参与经营,竞争将会加剧。
二、儿童服装营销策略
无论是著名的国际品牌还是国内的比较著名品牌,如一休、懒猫、好孩子等品牌获得巨大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拥有优良的产品,其建立在市场分析和目标群体认知的市场营销策略,非常值得国内企业借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品牌策略
把品牌注入一种文化或叫品牌故事,品牌就有了内涵和外延的空间,产品也就有了个性和风格。如香港卓妮(国际)服饰有限公司开发的“小猪噜噜”系列童装,塑造的了小猪噜噜机智聪明,活泼可爱,敢于战斗的天不怕地不怕的形象,就深得童心的喜爱。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发展了100多家自营和代理加盟店,几乎是以每日一店的速度发展。在这一方面最为成功要数德国的SANYU公司的儿童品牌蚂蚁阿诺(ANTANO),看过蚂蚁阿诺动画的人一定会被蚂蚁的小形象、大作为、意志坚定、具有团队精神所感染,蚂蚁阿诺品牌正包含了这些与儿童的共性。在个性上给予儿童启发:一方面生存竞争压力要求“小皇帝”们要有独立自主精神。另一方面在这数字化的时代,分工越来越细必须要有团队的协作精神。风格上新一代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是知识丰富并富有协作精神的儿童群体,与蚂蚁群体性、独立性的风格存在共性,这种风格适合时代潮流,即要有个性又要具有团队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相吻合,这不仅是当前这一儿童群体的心理特性,也得到家长们的欢迎。2000年SANYU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表现不俗,知时间内就开了30多家专卖店。预计到2002年达300多家。
2、形象策略
企业要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才能吸引消费者来购买商品,童装市场形象营销活动可从市场形象、产品形象、社会形象、员工形象展开和塑造。商场在开展形象营销活动应运用公共关系与政府机构或其他企业联合举办与营销活动有关的公关活动。在方法上确立以消费者为中心,以顾客需求为目的,向顾客提供优质商品和完善的售后服务。如建立青少年、儿童小俱乐部或发放小贵宾卡的方式与消费者建立沟通渠道,听取和收集他们对商品和服务的意见,从而确立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的营销活动。在产品形象中根据企业经营定位,在产品营销方式上可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的市场热点,举办童装系列展销或展示活动,形成一个品牌荟萃,系列丰富,规模齐全,价格合理的产品形象来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从而扩大销售额。在社会形象塑造中,企业可与社会团体和有关组织举办社会公益性活动和服务性活动,以赢得社会公众对商场的好感和信任。如淮海青少年公司利用商场前广场与市妇联举办“阳光爱心”慈善拍卖活动,再与市计生委举办“育婴知识讲座”等活动来树立企业的社会形象,提高企业在公众中的美誉度。而员工形象则要求每个员工行为规范,做到文明经商、礼貌待客使顾客在商场购物有宾至如归的感觉。通过成功的形象营销塑造,使公众对企业的经营商品和服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及了解,从而促进企业商誉的提高,带来更多的客源。
3、产品策略
产品是指能够提供给市场,用于满足人们的欲望和需要的各种事物。现代市场营销学的产品策略包括三个方面:核心产品、形式产品、附加产品。现阶段童装主要集中在形式产品的竞争即产品的质量、产品特色、产品款式、产品品牌、产品包装等。杉杉童装公司针对6—14岁的中大童消费者,为充分体现新时代的儿童内在精神和美学动感,追求自然、自信、自立、时尚的个性。开发了FIRSKIDS品牌,款式简洁自然、色彩清新,风格上休闲舒适。由于童装周期较短,再加上时装的流行性,周期往往只有一二个季度,因此把握时尚和季节,就成为企业推出新产品的重要依据,2001年杉杉童装公司在秋冬系列中就以我爱大自然、E时代、天才艺术家和欢乐家四个时尚主题推出近百种品牌,包括背心、裤装、背包等服饰产品,取得巨大成功。
4、定价策略
目前本土童装市场发展不平衡,低档市场(100元以下)由国有及大部分乡镇企业占据,中档市场(100-200元)由三资、国有、少数乡镇企业占据,高档市场(200元以上)基本上是三资、进口品牌。三资和进口企业的定价策略主要是采用了“撇脂策略”,以尽可能高的价格将童装投入市场,以求利润的最大化。高价有利于提高产品名声,树立高档产品形象,高价也有可能使销路不易扩大,但由于利润大,在价格战和促销中掌据主动权。现阶段虽然我国的童装消费主要集中在中档市场,但市场上已经形成具有很强的经济实体的群体,主要是介于25—35岁的家长,据统计高收入家庭(2500元以上)和低收入家庭(500元以下)在服装消费的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率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把“科学的童装献给中国儿童”的广告语就使家长不惜重金购买,可见品牌是不是深得儿童的厚爱,品牌的形象、文化、附加值是否给消费者带来利益才是问题的关键。
渗透策略与撇脂策略相反,以低价来吸引消费者,从而打开和扩大市场。国内童装品牌在质量和款式上与国际品牌无法相比,多数企业只能采用薄利多销以打开市场,只注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的提高。童装市场发展到比较成熟时,随着竞争的加剧,运用渗透策略必然会造成重大损失。
根据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五大城市调查的数据,进行非参数检验,五大城市儿童消费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地区定价策略显得很重要,企业应根据地理位置和消费水平不同确定地区价格。
5、促销策略
促销生产或者经营者通过人员和非人员推销,向消费者传达商品和劳务的信息,说服消费者购买的一系列营销活动,消费者经历从“认识——了解——兴趣——行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促销起到两个作用:一、引起销售,二、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如俄国的著名品牌GLORIA JEANS每月都租用大型广场、剧院和体育馆进行童装展览,专门邀请500名子女年龄介于2——12周岁的母亲前来参观,对各款式的童装进行评论,最后还赠送一份精美的小礼品。这不仅可以能有效了解到消费者的意见,在展销会消费者还加深了对产品的了解。
促销策略包括;人员推销、广告、营业推广、公共关系。而销售工作成败,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广告促销的制约。儿童作为一个消费群体其消费方式比较特殊,不但没有经济收入,而且所有消费都要依赖父母,是名副其实的“消费者”。对于这一特殊的消费群体,儿童广告定位和创意至关重要。儿童广告与其他广告有共同之处,一则好的广告必须有针对性,必须准确瞄准目标消费者,这就是广告界通称的“KEN MAN”,即“对最后决策者所影响的人”。在儿童服装广告中有两种类型的“KEN MAN”:一种是童装的直接消费者,即儿童本人,另外一种并不是童装的消费者,但在购买决策过程中有决定权,即父母。童装广告中的“KEN MAN”出现的不同类型的分化,是由儿童作为“消费者”这样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的特点所造成的。
儿童市场并非单一的,因此在策划童装广告时,应根据不同的儿童心理和群体采用针对性广告诉求,按儿童心理和群体特征及“KEN MAN”的重要程度儿童群体可分为四个目标群体:
(1)0岁至5岁的学前儿童,几乎完全依赖父母的决策。广告人在策划儿童服装广告时,应把父母作为主要的讨求对象,告诉他们你的产品能使宝宝更快更健康地成长,使他们相信购买你的产品是一种正确的选择。
(2)6岁至9岁。是一群喜欢流行的群体,也是最重量级的电视观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消费地位的不断提升,他们影响父母购物行为的能力越来越强。广告人要想取宠于这群体,就必须了解他们到底是喜欢“萝卜”,还是喜欢“青菜”,把广告诉求的基本构架建筑在他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需求之上,以其认同和接受。
(3)10岁至13岁,喜爱模仿青少年的一群,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消费能力增强,在许多情况下,他们不仅参与购买决策,而且还会逐渐成为家庭购买的主要决策者。处于本阶段的儿童刻意模仿成年人的外表和行为。如有了心中崇拜的明星便会大购与其相关的流行用品,使得他们更渴望与青少年同享流行。在策划本阶段童装广告时,应在了解他们心理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爱好来设计相关产品的式样、颜色和包装,用投其所好的方式与之沟通。
(4)14岁—16岁,这一群体成为家庭的主要决策者,表现在不仅是对其自己的消费拥有决定权,对家庭消费如家电、电脑、日用品消费也有决定权。主要是因为他们接受的信息快、知识面广。消费也趋向理性,喜欢时尚,追求自由。
由此可见,父母在家庭购买决策过程中所扮演的决策人角色并不是绝对的,儿童市场也并非是单一的,正是如此,只有了解儿童心里特征和消费行为,企业和广告人才能开拓和维持儿童市场。国内的童装广告,只紧紧抓住儿童好奇、模仿、趋同等心理,千篇一律的“幸福儿童”的面孔填满了整个电视画面。相对于国内千篇一律的“幸福儿童”的广告面孔,国外一些成功的童装广告以其独特的销售主张,深厚的文化品牌,出奇制胜,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三、结论
童装与成人装不同,儿童是消费者,家长却是消费的决策者,这加大了市场行销复杂性。随着独生子女人数的增加,家长在子女消费的支出将会越来越大。大多数生产服装的商家还没有真正意识到童装市场存在商机巨大的市场空白。童装市场消费虽以中低档市场为主,家长们现阶段普遍可接受的价格也在50—100元之间,但有向高档市场发展趋势,价格的竞争将会转向最终转向品牌和渠道的竞争,而品牌竞争表现在品牌文化、风格、行销策略上。渠道的竞争又表现在连锁、自营、加盟等形式,但不管是那种形成上,都是要建立样本店的盈利为先决条件上。如SANYU公司就严格控制总体利润,总部和加盟店的利润都在70%以上,纯利润在30%以上,保证各加盟店有利可图,不至于只是一座空中楼台。建立和发展网络营销,线上服务,是21世纪最新的现代营销观念,为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营销模式,增加企业市场营销能力。商业企业应尽快、尽早地建立自己的电脑网络和直销网络。目前童装市场网络营销还末引起商界的足够重视,许多企业尚无条件建成立自己的网站,如淮海青少年用品有限公司为适应网络营销环境,已挂到“上海热线”网络,但因童装产品上网营销条件尚未成熟,只能在网页上仅作公司形象和产品介绍。这主要受消费购物习惯局限于流通渠道面对面产品交换形式。总之,经营童装企业的各种市场营销策略都应以满足儿童需要为目的,而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是在满足顾客需要后给予企业的回报。因而结合企业经营定位和消费者需求,因店制宜、因地制宜、因市制宜地制订童装市场营销策略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有效手段。
罗有立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联系地址:重庆商学院118信箱电话:(023-62655340)
胡勇军中南财经大学2001硕士研究生级企业管理4班电话:(027)8839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