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可口可乐的广告营销策略用于塑造国家形象,能取得多大效果?树立品牌战略早已不是啥新鲜事儿。如今,有人把企业行为移植给国家,于是出现一个组合名词———国家品牌(NationBranding)。对于“国家品牌”,有人等同于广告和市场营销,其实不然。我们不能像卖洗衣粉和拖鞋那样销售国家形象。“国家品牌”实际上就是赢取国家名声、取得外界信任的计划,不像设计产品包装那么简单,也不是直接打广告,更不是通过伪造信息骗取他人的同情、理解和信任。“国家品牌”就是提取本国的优良特性,把这种特性转化为一种为世人认可的固化的形象,其重要性不可忽视。在多数人不能周游世界的情况下,大家对某个国家的理解通常来自媒体或道听途说,充满“刻板成见”。比如说,西方人印象中的俄罗斯形象是毒品、武器和石油,无他。曾为昔日苏联东欧阵营一分子的罗马尼亚也形象不佳,即使罗马尼亚政府做一件善事,也会被西方的某些人恶意地解读。在欧洲,瑞典名声不错,即使政府做了蠢事,大家也会从善意的角度出发予以谅解。人人都说瑞典风景不错,很漂亮,可谁也说不出瑞典到底有什么真正值得一看的美景。德国人在法国人眼里很高大。有调查显示,90%的法国青年认为德国是法国最好的朋友。这就是“国家品牌”的作用!在贴标签的能力方面,美国可谓“一枝独秀”。在这方面,中国是受害国。从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中国威胁论”今年春夏之交再上一个高峰,中国崛起成了西方主流媒体的热点话题。一家德国报纸6月底竟然刊载文章说,欧洲和上海相比,简直就是大农村,今后整个欧洲都要为上海打工。中国崛起成了别人谈论的话题,这与中国几十年前贫穷落后的形象相比固然是个进步,但危险也很大———别人不信任你,生怕你崛起之后改变现有世界秩序,给世界带来不安定因素。对此,中国不断强调,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然而,根据“国家品牌”的理论,这样做的效果还是很有限的。因为要让别人认可你说的话并不那么容易,这需要借助“第三者”的力量。也就是说,如果中国人跑到美国人那里说,我们是好朋友,美国人可能不会相信;但如果德国人跑到美国人那里说,中国和美国是好朋友,美国人相信的可能性就会增大。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树立“国家品牌”的过程。树立“国家品牌”的另一个途径,也是更本质的途径,就是自己国民的形象。出入中国的人越来越多,每一个和外国人接触的人都可能塑造自己的形象和国家的形象。遗憾的是,一些同胞并没有这样的认识。笔者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第一次听到的汉语广播是:“请大家要排队,不要大声喧哗,不要乱丢垃圾。”这些小事积累起来,就成了事关“国家品牌”的大事,不可忽视。当然了,更关键的是国家真正的进步。没有这些,靠外力来树立品牌也不会太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