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服装业也在面临“内忧外困”,中国加入WTO,让服装业在家门口就体验到外资咄咄逼人的攻势;在外,中国服装业又面临欧美等国家的政策限制,多面夹击之下,中国服装业必须夹缝中求生存。已在服装行业浸淫了近20年的中国服装协会副秘书长王茁认为———品牌塑造“软件”差距大面对中国服装企业虽大不强的现状,王茁表示,他比较倾向于中国的服装企业走美国式的发展道路,因为这样成长速度会比较快。中国的服装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生产水平没有差距,所有的服装产品,中国都可以制造,中国在服装生产硬件方面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好的,而且整个服装的产业链条非常完备,包括各种纤维和各种服装面料,中国都可以生产。但是在品牌塑造和品牌管理的“软件”上的差距最大,中国目前的服装业还面临着品牌创新和品牌提升的问题。中国服装品牌的创新已经提出10年的时间,但并没有出现国际著名品牌。但王茁认为实际上中国企业是在十年内走过了国外品牌二三十年内走过的路。不能苛求中国服装企业再过两年就把人家100年才树立起来的服装品牌之路走完,况且这些国外企业也在不断向前发展。对于中国服装企业的品牌建设,王茁觉得改革开放之初是产品之间的竞争;上世纪90年代是品牌的竞争;现在则是以品牌为统领的综合实力的竞争。品牌提升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浅层的消费者认可的问题,品牌的提升有赖于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企业“内功”的支持。今天的消费者变化太快了,有的企业一年推出12季的产品,每个月都有新产品去适应市场,就是看这家企业的生产管理、流通管理能否跟上。如何在最短时间内送到消费者手中,这都需要管理的创新和细化。走美国式的全球化道路中国服装企业的国际化道路到底应该如何走?王茁认为,走纯高端产品的道路是国际化,欧洲的服装企业是这种类型的代表,在全世界的机场免税店都可以看到这些品牌。但是,高端产品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来塑造和培育,中国也可以花100年的时间来培育国际品牌,但时间太长了。另外还可以采取海外收购的方式来缩短国际化的路程。中国企业甚至可以只做加工,但要以高价格来做,由于其他国家的劳动力等也比较便宜,这条路很难走得长久。中国企业还可以考虑走美国服装企业的发展之路,即在全球设厂,生产中档产品,全球销售,占领全球市场。中国现在的安踏、美特斯邦威在国内已经和班尼璐、佐丹奴差不多了,下一步是不是也可以考虑全球设厂、全球生产?他表示:“我比较倾向于中国企业走美国式的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销售的道路,因为这样的扩张速度会比较快。走欧洲的奢侈品道路,需要很长时间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