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山衣坊上的商户大多靠卖布匹起家,曾经流传着“要想富,先卖布”的说法。早在20多年前,这一带聚集了一批布匹商行及缝纫店,在江南名噪一时。如今,这里270家门面、300个摊位的布匹服装市场渐成气候。熊华根的布匹店就是其中一家。 “赌”来一场翻身仗 1994年,熊华根在胭脂路上开了一家布匹店。当时,商户们大多卖的是韩国、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地的零布头,都是按斤称,生意特别好。熊华根店子比较靠后,生意一直不大好。 一次,他到珠海进货,看到一船包得严严实实的布匹,很多人打听。熊华根就想,同街的都卖布头,自己能不能卖点整布。“那时买整布完全靠赌,卖家根本不让拆封看货,只告诉质地和尺码。”他趁人不注意,偷偷撕开包装的一个角,用手一摸,手感非常好。他当即就定下6万元的货。 他定下的是一批南韩面料,坠性非常好。“当时最流行的水洗麻卖38元一米,要赌就赌大点,我将这种南韩料子定在40元一米,带格纹的60元,还不能还价。”整平、烫好之后,熊华根将布料在店里挂了一排。不到一个月,熊华根赚回了6万元的本钱,仓库里还有一半布料还没开封。 零售批发一起上 “我就喜欢卖不一样的货。一来顾客大多是‘喜新厌旧’的,二来不一样的货卖得出高价钱。” 靠卖南韩布料翻了身,熊华根加快经营步伐,零售批发一起上。“把这批布料卖完了,赶紧上新品种。总跟在人家后头走,是赚不到钱的。” 上世纪90年代末,面料商户大多只能做半年的生意,市场上的料子只适合春季和夏季。为了打开冬季市场,熊华根到市场上找货源。“6个月跑了11次货,那段时间几乎没落过屋。”经过打探,他看准一种俗称为“不倒绒”的面料,一上市就打开了市场。“货还没卸下车,已经被抢光了。这个布料我卖了一年之后,才看到其他人跟着做。” 那几年,胭脂路的商户和天门、鄂州的商户都在熊华根的店子拿货。一时间,他的店子成了布料批发中心。 靠成衣全面进军零售市场 这几年,胭脂路上的店子逐渐走出去,自行进布料了。熊华根又开始转变经营方式,他用自己的布料做成衣,全面进军零售市场。“现在发展趋势只有走零售做成衣才是出路。” 靠做衣服,熊华根又抓住了不少回头客。有的熟客一次就选一两千元的布料,汉口一些成衣店也成了他的老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