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购和家乐福的做法 周六,到上海奥林匹克运动中心的乐购买东西,与在古北家乐福感受不同的是,这里好象不是一个综合卖场,更是一场音像的盛会,每个货架堆头几乎都有液晶电视在播放广告。很多人会说这是体验营销,因为我不是很能够说体验的边际和在人身上实际的作用机理,所以我一般把它称为终端互动。互动是一个交换的过程,有交换就有具体感知,感知当然包括电视广告本身,但还包括具体的商品物质特征,以及商品的价格等,这些才是站在消费者角度上的完整的商品价值。乐购把互动和具体的商品联系在一起。乐购火了。 而家乐福更多的是体现在海报上,海报是家乐福整合品类,进而管理消费者购买倾向的工具。所以家乐福也赚了。 但是,现实距离商品太远的体验很多,有的仅仅是体验而没有互动,也可能有人说是文化。 体验,到底体验的是什么?是怎么实现的?目前的商业设计从这个过程中能够得到什么启发?关于体验,我们误解的很多。体验首先是一个心理的范畴,然后是一个社会的范畴,再者是一个商业的范畴,最后才是一个文化的范畴,把体验孤零零当成一个纯粹商业事件而不去与实际消费者价值联系,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这样:活动完了就完了,对卖场厂家没有多少增益。 卖场的根本作用是卖货,所谓的文化活动如果不与具体的产品联系起来,那所谓的体验只是厂家的一相情愿,多花了钱而没有卖货,或者卖了货亏了盈利指标。如果这样可以导致卖场或厂家增加销售额的话,那么,增长是恶性的,事实上很多卖场或者厂家都是被这种假象给拖累窒息的。原来谁进入谁发财的情况没有了。 我没有看到家乐福整天在大门口做活动,相反其所谓活动的定义都是和具体商品联系在一起的,家乐福的海报可以多达5、6种,在同一时段重叠发行的最多可以达到3种海报。当然不排除终端互动模式在具体消费者价值图谱上具有自己的位置,但是,这需要相对高昂的成本,更需要产品品类的特殊溢价能力,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消费这种溢价,所以事实上终端互动的作用并不象人们想象的那样大。 当然这只是商场很多误区之一,商场的错误又转嫁到制造商身上,所以制造商也养成了花钱“办道场”的习惯。 在商言利,商业的本质就是通路增值,有人要说这些其实是一些附加价值,那么这些附加价值和盈利有多大的关系呢?也就是说这些附加价值与你所卖商品的价值是不是匹配?很多人回答不清楚。那么一个悖论产生了:卖场和具体消费者之间到底谁为谁服务?亦及谁为谁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