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8月23日,一位女乘客正在车厢中挑选免费衣物。
地铁网络,是国内大城市公共交通的动脉,也是城市最重要的公共空间,每天服务着数以百万计的客流。
但近期国内最大的地铁网络上海地铁,却频遭“怪客”造访,有年青女子在车辆里公然“宽衣解带”,现场更衣;有“古装”姑娘设摊“穿越”;有网站销售在车厢里免费赠衣……
归根到底,这些都是另类、低俗的地铁“作秀”:有的推销商品,有的推销自己。这种“作秀”不仅招来了乘客的鄙夷,也为地铁公共安全敲响警钟。
“雷人”营销“入侵”地铁
8月23日早晨,7人携带近100件衣服登上上海地铁,并突然在车厢内悬挂、赠送衣服,整个营销活动持续约50分钟。
策划这项活动的“项目部”还在网上夸大其词,发出“某品牌在上海地铁二号线免费投放千件上市新装,遭到上海市民疯抢”的微博,并计划在国内多家知名网站刊登消息。
据调查,这一事件其实是淘宝网市场部营销员为推广淘宝网秋冬季节服装和扩大网站影响力,委托北京行销策划有限公司策划的营销活动。
然而,瞄准了客流巨大的地铁进行的营销事件远不止这一起,近期发生在上海地铁的“怪客作秀”,更让人大跌眼镜。
8月22日,网上开始疯传上海地铁“更衣女”的视频和图片。几名年轻女子,在地铁车厢内突然旁若无人地宽衣解带,脱到只剩内衣,然后不紧不慢换上另一身服装,公然将地铁车厢当作自家更衣室,大胆之举令人咋舌。
此前不久,更为“雷人”的上海地铁“作秀”也在网上传播。上海地铁某出入口通道惊现“穿越女”,一袭乌黑长发,一身粉红色露脐古装的女子斜倚在地上,并在地上铺开一张“大字报”:“奴家本是清源村人士,无故穿越于此,身无长物,求盘缠回乡,来日报恩。”
网上传播的视频中,一名男子问及这位自称来自500年前的“穿越女”如何报恩时,女子竟说“本应以身相许,奈何近日思乡心切,待他日归来之时,小女子必报公子之恩”,转身却又掏出一张“包养证”,甚至拿出苹果手机向对方索要电话号码。
地铁“雷人”事件不仅出现在上海,北京、广州、成都等一些已经拥有地铁的城市都有这方面的报道,有些是打着公益宣传的旗号进行奇特“表演”,有的则是赤裸裸“作秀”博得眼球。
地铁成“秀场”,出格表演令人厌
近期,淘宝网有关销售人员在上海地铁进行免费赠衣促销的活动和宣传被上海警方制止并进行处罚,也成为地铁另类营销的标志性判例。
经取证调查,上海轨道交通警方已对策划、实施免费赠衣营销活动的潘某、戴某等3人所构成的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行为,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行政处罚。
实际上,大多利用地铁等人流密集的公共交通设施进行的“作秀”活动,往往背后有着商业目的,有的推销商品,有的营销品牌,有的炒作自己。但基本“套路”接近,都是利用地铁极高的关注度,通过突破常规的举动或者装扮,甚至用“行为艺术”来吸引眼球,再利用网络传播的力量,进一步进行放大炒作,达到被关注的目的。
而且,这种地铁另类“作秀”和营销,也越来越大胆和露骨,早在2007年,上海地铁上就有人打扮成奥特曼,后来戴长颈鹿头套、手提公文包的地铁“鹿人”图片就在网上流传;还有打扮成“木乃伊”的“怪客”在地铁里吓人……
据了解,地铁里出没的“怪客”,往往背后都有商业策划的影子,不是为网络游戏造势,就是为网站形象作秀,有些还有很浓的广告味道。
但这样的地铁“秀”,似乎并不受欢迎。经常乘坐地铁上下班的公务员杜先生说,地铁是公共交通设施,在地铁里进行商业营销活动让人感觉不舒服,而且那些“更衣女”“穿越女求包养”的策划,简直低俗至极,让人难以接受。
另一位龚女士也说,原先地铁广告栏发布内衣广告也饱受质疑,被认为有伤大雅,但现在这些营销竟在地铁里“脱衣服”,简直没有社会公德,对未成年人会造成什么影响,没人制止怎么行?
社会学家顾晓鸣认为,目前一些行为艺术、COSPLAY在年轻人中间很流行,很多人也希望吸引眼球,所以地铁成了奇装异服者或者怪异表演行为的“秀场”,但很多营销活动已经非常“出格”,尤其在地铁这样的公共空间进行很不合适。
地铁“作秀”安全隐患大,模糊地带谁来管?
当下,中国城市已经逐步进入了地铁时代,全国47个城市已经或准备建设地铁线路将超过300条,而北京、上海等城市,地铁网络日均客流量已超过600万人次,在地铁高速发展,改变城市“时速”的同时,地铁由于其特殊的密闭运营环境,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以上海为例,地铁1、2号线日均客流均在120万人次以上,可谓川流不息;而在高峰时段,上海地铁多条线路均出现严重超负荷运营的情况,拥挤程度非常严重;在人民广场、世纪大道这样的枢纽换乘站,随时都有数以万计的换乘客流像潮水一样涌动……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地铁空间中进行表演、营销等异常活动,产生的安全隐患可想而知,如果造成人流聚集围观,可以说非常危险。
“上海地铁车厢和车站内禁止设摊、卖艺、乞讨、销售行为和发小广告等,主要是为了安全考虑,目前上海地铁繁忙拥挤,这些行为都可能带来安全隐患。”上海地铁运营管理中心副总经理张凌翔告诉记者,目前上海已经成立专门队伍,对在地铁里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进行处理。
但他也坦言,有些行为,确实难以界定和管理,比如奇装异服、COSPLAY或者“行为艺术”等,虽然有些也涉及商业营销,但不是直接销售,有模糊地带,确实带来管理难题,但这些行为在地铁这样的公共场合是不适当的,管理部门会加以劝阻。
上海汇业律师事务所律师吴冬认为,很多商家看中了地铁里年轻白领多,进行策划营销,但对地铁秩序和安全的威胁很大。目前上海轨道交通的管理条例已经明确了禁止商业销售的行为,所以一旦能界定是商业销售活动,就可以依法管理。“而另外一些明显有伤风化的行为,也可以根据治安管理条例进行处罚,抑制低俗行为出现在地铁等公共场所,也是对未成年人保护的要求。”
顾晓鸣也指出,通过怪异行为、奇装异服、独特表演招徕关注的情况并非仅在地铁,但必须对于特定公共空间的行为进行立法规范,并进行分级管理,譬如航空器就应该定为最高级别,对着装也应有要求,而地铁这样人流密集的密闭公共空间,也应该设定为较高级别,杜绝可能产生安全隐患的行为。(中国服装加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