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协会将于11月中旬举办的产业集群创新论坛,李陵申的“出版人思维”立即浮现出来。走马上任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不足一年,他对行业版图的植入深度可以说是“用脚步丈量出来的”。翻开案头几大厚本走访世界各地企业的心得笔记,他有感于协会服务平台的大有可为,也焦灼于衔接各方力量的千头万绪。
始自年初的集群调研仿若一条线索,承载了李陵申将行业的点与面有机融汇的大胆设想。“我特别渴望做一张‘产业地图’,国内各省的产业分布、规模比例一目了然。如果连产业全貌都谈不清楚,还谈什么服务?”在他看来,目前中国产业用纺织品的集群化生存只是一个轮廓,距离理想中的成熟状态还差得很远。
他说,我们的集群目前还处在知识外溢的简单复制层面,大企业带动了一批中小企业,但是这些企业除了替大企业消化订单外,似乎再无能力突破和超越。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应当是资金、人才、信息、物流等要素交流的集成体。集群当中不仅要有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链互动,还应当存在各种形态的智力支持。
基于这样的判断,产业集群创新论坛将围绕“十二五”发展纲要,联合政府部门一同探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龙头企业创新、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为了这样一次论坛能够有的放矢地争鸣现实,前期集群调研的素材搜集显得弥足珍贵。
而从结果来看,通过集群的带动在行业内形成一定的示范效应才是真正目的。特别是对于自身发展感到迷茫的企业,哪些该摒弃?哪些该坚守?统统需要梳理。
外界常说产业用纺织品是行业内唯一与国外有可比性的领域。李陵申认为,这无异于是在说我们还有差距,而差距的关键在于重视的角度不同。“同样承认产业用纺织品的战略地位,国外的重视不是被政府呼吁出来的,是发自企业内心的战略结构调整;而国内的重视实际上是高层重视,企业的内生动力还未形成。”
“重视”和“被重视”在细节上有很大差异。企业的自觉成长要靠市场来引导,而从事产业用纺织品的一个最大难点是,它并不是为终端消费者服务。在为另一个产业做基础服务的时候,对消费行为的不确定使得我们的市场话语权控制力相对较弱。
在跟医疗、建材、造纸等相关应用领域的行业协会打交道的过程中,李陵申就亲身感受到这种不对等,“他们也不是不配合,但我们总是更主动。下游为王、渠道霸权在这里体现得非常明显。因此我们也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希望政府部门出面推动跨行业协调机制,比如建立基于产学研的创新联盟。”
除了受制于下游的客观因素,企业研发能力不足等主观原因也成为行业发展的掣肘。过去5年平均18%的增长速度,造成很多企业容易满足于现状。同时,产业用纺织品的技术含量较高,研发投入的力度和难度都非常大。李陵申说,他曾问到一些德国企业研发投入是多少?他们的回答是:不计成本,研发周期一般在10年。“换成国内企业,研发投入1~2年不见效早都扛不住了。这里面有一个理念的问题,以及能不能耐得住寂寞。”
协会作为公共服务平台,李陵申认为,其首要任务是了解服务的对象和内容,同时也要承认现阶段有一些能力所不及的地方。“国外的产业用协会大部分是由企业家或者企业家聘请的职业经理人组成,而我们的行业协会则更多是由独立于企业之外的人组成。国外协会的企业家会长是真的能够代表行业立场做事,信息使用效果也更好。而我们服务整个行业的能力还非常有限,更多企业希望我们是不代表任何利益的第三方。”目前国内产业用纺织品企业大约有4000~5000家,协会的会员占有率在20%左右,集群控制力在40%左右,而国外往往能达到90%。除了一些展会和论坛,企业打通下游基本上靠自我发展,协会的工作难度在于跨领域的繁复。他说:“以办展为例,完全不能想象把土工和医疗放在同一个展馆,它们对卫生条件的要求简直是牛头不对马嘴。”
越够不到的地方越想去,集群切入是关键步骤。是否对后来企业设置门槛?如何运用产业政策吸引国内外先进企业和机构进驻?李陵申的思维显然快过了他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