濂泉路,十多个或大或小的服装批发市场密布四周。从写着沙河批发市场的牌子走进去,人头攒动,熙熙攘攘。被人群堵塞的路上,商旅们或扛着货物或拉着载满货物的手推车行色匆匆地赶路;商城里的卖家,一边手脚麻利地打包衣物一边与客人讨价还价;沙东有利服装批发城门前,黑车司机与售票员不时上前拉人,“快来快来,5块钱到十三行、到中大,差两个人!”
这就是广州市沙河服装商圈一带每天的盛况。每天,数以万计的人次与货物在这里进进出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它以更加成熟的姿态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买家前来采购。大大小小的服装批发城总是人满为患,嘈杂声中一片欣欣向荣。
沙河商圈一天的战役
凌晨三点,天刚蒙蒙亮,沙河大街、濂泉路一带已经陆续有小型货车在夜色中驶入,档主们熟练地将车上货物搬到各自的摊位前,沙河一带的早市开始了。到四点多,停靠在濂泉路的小型货车越来越多。摊位前,开始出现慕名而来拿货的小商贩,叫价声、砍价声此起彼伏,若隐若现的叫卖声淹没在夜色里。
早上六点,微微晨光,濂泉路和沙河大街公交站一带已经是人声鼎沸,车水马龙。4车道早已变成2车道,近百个早市临时服装档口沿马路两边排开。提着整袋油条的老人穿梭于人流车流,向档主、提货的行人兜售着早餐;推着小车卖炒粉面、煎饼的小贩游走在各个档口叫卖。
七点,沙河大街、濂泉路及濂泉西路两边的大型批发商场、临街服装店陆续开门。各个批发商场的保安员、工作人员开始催促摆摊的早市档主收档。濂泉路上早市基本结束,清洁工人们在街面上来来回回地忙碌着。越来越多的搬运工开始推着拖车聚集在道路边上,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早市结束,沙河服装商圈一天的“战役”才真正揭开序幕。大批大批的商旅、小贩、搬运工开始涌入,人声渐渐鼎沸,货物开始堆积。货柜车、小型面包车、手推车、自行车等各种车辆拥挤在濂泉路与先烈东路的路口处。整个路面行人、车辆川流不息。
直至下午四点,沙河大街、濂泉路、濂泉西路及铁路桥洞的临时档口陆续收档,沙河服装商圈一天的“战役”接近尾声。搬运工都把手推车拉回沙河长城服装城北门集中停放。几座大中型服装城内的档口也开始清点货物,准备收档拉闸门。下午六点,随着暮色降临,喧闹了一天的濂泉路终于慢慢安静下来。批发服装的档口已经关闭,批发服装的人们也已离去。路上的交通终于恢复畅通。
蜚声国内外的沙河商圈
沙河服装商圈,地处广州市天河区沙河地区,北连广园东路,南接先烈东路,总长约700米。该商圈于1980年前后自发形成,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先后建成了18个服装市场,拥有过万个档位,每日服装批发量500吨以上,旺季达800吨,年成交额达五十多亿元。
作为广州三大服装批发集散地之一,沙河服装商圈在华南地区服装批发界有一定的优势地位,蜚声国内外,吸引了国内及中东、非洲的各方客商前来采购。沙河服装商圈主要由沙东有利南城北城批发市场、万佳服装批发市场、金马服装交易城加上三大服装城周围星罗棋布的服装批发市场构成。这些服装市场主要分布在狭窄的濂泉路东西两边,以铁路为界分为南段、北段两大部分,核心区为南段西边。
位于濂泉路口的沙东有利南城是“沙河”的龙头企业,也是“沙河”升级改造的重点项目。2004年5月正式运营以来,吸引了众多国内1200多家服装商家进驻,使得整个服装批发市场再次兴盛起来。如今,沙东有利服装批发城已成为带动“沙河”发展的重要力量。
沙河服装商圈每天进出货物上千吨,旺季人流量超五万人次,辐射华南、东南亚以及南非等地区。沙河服装商圈以中低档服装批发为主,经营范围囊括了男装、女装、运动服装、牛仔服装、童装、内衣等,其中女装所占的比重最大,不仅价格便宜,而且款式更新速度也很快。
搬运工话沙河历史
在骄阳如火的八月,沙河服装商圈经过一个半月淡季的休整,再次迎来全国各地的客商。沙东有利服装南城门口的物流中心,一辆接一辆的货运车络绎不绝,商人、小贩……往来其间的人群扛着大包小包的货物。穿行其间,煞是费力。
在沙东有利服装南城入口一带,许多身着蓝色马甲的手推车搬运工驻足等待,见到过往商旅便问:“发货不?发货不?”聚集的搬运工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每天他们都早早来到这里等着帮前来采购的商贩打包运送货物。大部分搬运工都是来自外省,他们都是十几年前伴随着商圈兴起的“南漂”一族。
搬运工王大爷两鬓已经花白,皮肤在常年日晒雨淋中变得黝黑。他告诉记者,他十几年前从家乡河南驻马店到广州,开始在沙河一带做搬运工。那时,沙东有利还没建起来。王大爷都是在长运中心市场、天宝服装批发市场一带做搬运工。回忆起当初的沙河服装商圈,王大爷说那时候的市场都是铁皮房子,没有什么高楼大厦,许多商贩都是走街串巷流动经营。
2004年,沙东有利南城建起以后,大批的客商开始云集于此。那时,王大爷每天能拉一到两百元的货。但随着物流配套的完善,加之自驾车的商贩增多,搬运工的生意越来越难做。客人们最多在运送货物下楼的时候,或者将货物送到物流处的时候叫来搬运工帮忙运送,而这短短距离的工钱对于搬运工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王大爷说:“现在每天只能拉个四五十元,每天的工钱连吃饭都十分艰难。”
说话间,王大爷又揽到一单生意,将5大包成衣从沙东有利南城3楼运到物流中心,工钱10元。王大爷收起拖车,又奔向南城汹涌的人潮中。
改革开放春风中兴起的“沙河”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广东利用毗邻港澳的优势,大搞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及补偿贸易的“三来一补”业务。其中以深圳特区的发展最具代表性。信息灵通、式样变化快、经营活,使广东服装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在当时,国内出现了一批贩运服装的人,人称“倒爷”,他们把当时消费者眼中的时髦服装从广州等城市贩卖到其它地方。
那时,广式服装以其款式新潮而获得全国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广东也成为了全国著名的大型服装集散地,坐上了国内服装业的第一把交椅。沙河服装商圈也是在这一历史契机下发展而来。
1980年前后,沙河濂泉路一带是以集贸市场的形式存在的。在历史潮流的带动下,贩卖服装的地摊贩和服装市场开始出现。沙河服装商圈的雏形初步形成。湖北人张老板就是在改革开放的带动下,1995年从深圳到沙河服装商圈开档口的。张老板说,当时的一批湖北老乡觉得深圳的市场太小,发现广州不仅有成型的服装市场而且销售量十分可观,便转去广州。“市场里大部分的商户都是我们湖北老乡呢。可以说,这个市场是我们湖北老乡撑起来的。”张老板笑着说。
据张老板回忆,初到沙河服装商圈,已经有许多零星的小市场。张老板最初的档口是在当时的北城。“那时候,北城市场的档口都是铁皮屋呢。南城原来是一个烂尾楼。”之后,为了统一沙河商圈混乱的市场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统一,天河区对原有的一些服装市场进行了整合,并对南城所在地进行改造,将北城的商户都迁到了南城。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沙河服装商圈的市场比较混乱,但张老板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总体说来,现在的市场还是比较规范的。”张老板说现在沙河服装商圈最旺的就是沙东有利南城,每年9月、10月旺季一到,客商云集,也是生意最好做的时候。不过,事物的利弊总是伴随在一起的。张老板对于现在沙东有利南城市场的“超饱和状态”感到十分忧心,“虽然市场从表面上看很繁华,但做的商户多了,其实真赚钱的人就少了。”
多次升级改造助力“沙河”成长
沙河服装商圈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集贸市场形式自发形成以来,在90年代飞速发展,先后建成了十多个服装市场。由于沙河服装商圈是自发形成的,服装市场多由厂房、仓库改造或由铁皮临时做成,没有预留行人、行车等公共用地,公共配套设施也没有跟上。更严重的是,消防通道阻塞,消防设施不足,而服装又是易燃物品,因此这里曾被列为广州市十大消防隐患之一。
近几年来,沙河服装商圈的超密度发展突显出商圈硬件设施的疲软与落后。为此,广州天河区对沙河服装批发市场进行升级改造。通过采取部分拆除、部分改造、部分新建的方法,计划从2002年开始到2010年分三期完成。
2002年开始,天河区政府开始对沙河老商业区道路进行重新规划与扩建,使沙河地区的交通脉络变得畅通。另外,沙东有利服装批发南城、北城和恒利大厦主体工程动工,并在2004年开始投入使用。沙东有利服装城的运营使得沙河服装商圈的影响力更上一层。
2005年,作为沙河服装市场升级改造后的标志性产物——沙河新天地服装市场开业运营。“沙河新天地”开创了首家一站式服装批发城模式。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依托原沙河服装市场本身形成的潜在商圈、市场知名度、交通便利条件和巨大的物流量,以及“一站式”模式带来的高档品牌聚集和专业配套齐备的档次提升效应,将会给整个批发市场带来至少10%的服装销量增长量。
除了道路扩建规划,新的服装城入驻,沙河服装商圈配套设施不足这一“先天软肋”也囊括在升级改造计划中。在天河区政府的规划中,沙河商圈三期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将对长运市场、万佳市场土地进行整合,统一规划,建设长运中心区和万佳商业步行区。全面推进沙河综合批发市场的配套设施,吸引世界名牌进驻。旨在把沙河服装商圈的改造升级和打造沙河商业片区结合起来。
放眼未来,“沙河”将不断完善科学化的市场管理和人性化的市场环境,努力做到“立足广州,面向中国,放眼世界”的目标,朝着集服装批发、仓储配送、传播服饰文化的现代物流业国际化服装批发市场的发展方向不断攀升。